
(1).有紋理的石頭。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上》:“ 董偃 常卧 延清之室 ,以畫石為牀,文如錦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河水三》:“ 河 水又東北歷 石崖山 西。去北城五百裡,山石之上,自然有文,盡若戰馬之狀,粲然成著,類似圖焉,故亦謂之畫石山也。”
(2).畫石頭。 宋 陸遊 《别曾學士》詩:“畫石或十日,刻楮有三年。”
(3).指所畫的石頭。 元 伊世珍 《瑯嬛記》卷中:“ 王維 為 岐王 畫一大石,信筆塗抹,自有天然之緻,王寳之……數年之後,益有精彩。一旦,大風雨中雷電俱作,忽拔石去,屋宇俱壞,不知所以。後見空軸,乃知畫石飛去耳。”
(4).滑石的别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一·滑石》﹝釋名﹞引 寇宗奭 曰:“滑石今謂之畫石,因其軟滑可寫畫也。”
“畫石”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畫石”的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在文學、地質學中多指天然紋理石或滑石;藝術領域指石繪創作或畫中元素;成語用法則帶有隱喻色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拾遺記》《水經注》等古籍。
《畫石》一詞指的是将自然界中的石頭繪制成畫作或者雕刻的藝術形式。通過筆墨、顔料或雕刻刀等工具,藝術家将石頭的形狀、紋理等特征加以表現,以此創作出獨特的藝術品。
《畫石》一詞的部首是「石」,石是一個常見的漢字部首。其筆畫數為5畫。
《畫石》一詞來源于中國的傳統繪畫文化。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将石頭作為藝術創作的素材,例如石刻、石雕等形式。這種以石頭為基材進行繪畫或雕刻的藝術創作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
在繁體字中,「畫石」一詞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畫石」一詞的寫法基本上和現在的漢字寫法相同,沒有明顯的區别。
1. 他用細膩的筆觸将一塊鵝卵石畫得栩栩如生,真是一件精美的畫石作品。
2. 這位藝術家以獨特的手法刻畫出了大自然中各種不同形狀的畫石,令人贊歎不已。
畫家、畫作、繪畫、石雕、藝術品
石刻、石雕、石藝、石上畫
繪鳥、畫花、畫人物、油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