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逭責的意思、逭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逭責的解釋

逃避責任。《明史·張鳳翼傳》:“ 鳳翼 善 溫體仁 ,獨居位五載。其督師也,意圖逭責,乃竟以畏法死。” 明 李贽 《答耿司寇書》:“然則 子禮 口過之稱,亦為無可奈何,姑為是言以逭責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逭責”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huàn zé,其核心含義為逃避責任,屬于較為書面化的表達。以下從不同角度展開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單字拆解

    • 逭(huàn):本義為“逃避”,如《明史》中“意圖逭責”即用此意()。
    • 責(zé):指“責任、職責”,如“盡職盡責”。
      組合後表示通過逃避來擺脫應承擔的責任。
  2. 引申用法
    常見于古代文獻或正式語境,強調對義務、過失的推脫。例如明代李贽在書信中寫道:“姑為是言以逭責耳”(),意為用言語搪塞來逃避責任。


二、古籍與例句

  1. 《明史·張鳳翼傳》
    “其督師也,意圖逭責,乃竟以畏法死。”
    → 描述張鳳翼試圖逃避帶兵失職之責,最終因畏懼法律制裁而死()。

  2. 現代語境
    該詞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法律、曆史或文學讨論中,如批評某人“逭責行為”暗指其推诿過錯。


三、近義與關聯詞


四、使用注意

該詞帶有較強書面色彩,需結合語境判斷是否適用。如需更通俗的表達,可替換為“逃避責任”“推卸職責”等。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用例,可參考《明史》原文或李贽文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逭責》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逭責》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逃避、推卸責任。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逭責》的部首是走(辵)和貝(貝),總共有15畫。

來源

《逭責》來源于古代漢字,是由兩個獨立的意義組合而成。其中,走(辵)表示行走,貝(貝)表示財物。合在一起,表示逃避與責任相關的財務或行動。

繁體

《逭責》的繁體字為「逭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過演變。由于《逭責》是一個較為現代的詞彙,古時候可能沒有使用相同的字形。

例句

1. 他總是逭責不及,不願承擔自己應負的責任。

2. 領導應該擔當起院内的逭責,不能一味地推诿。

3. 他為了逭責,竟然編造了一套敷衍的借口。

組詞

逃避責任、追責、責任、履責

近義詞

推诿、推卸、搪塞、回避

反義詞

承擔、擔當、履行、負責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