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笨伯的意思、笨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笨伯的解釋

[rawboned person] 身體肥大、行動不靈巧的人;泛指愚笨者

豫章大守史疇以大肥為笨伯。——《晉書·羊曼傳》

詳細解釋

《晉書·羊聃傳》:“ 聃 ( 羊聃 )字 彭祖 。少不經學,時論皆鄙其凡庸。先是, 兗州 有八伯之號,其後更有四伯。大鴻臚 陳留 江泉 以能食為穀伯, 豫章 太守 史疇 以大肥為笨伯,散騎郎 高平 張嶷 以狡妄為猾伯,而 聃 以狼戾為瑣伯。蓋拟古之四兇。”本譏人肥胖,行動不敏捷。後泛稱愚笨者。 清 倪璠 《注釋庾集題辭》:“笨伯之談,争相标榜,以為古人某地即今某處,驗諸前典,正復不然。” 魯迅 《三閑集·辭顧颉剛教授令“候審”》:“倘其典書賣褲,居此生活費綦昂之 廣州 ,以俟月餘後或将提起之訴訟,天下那易有如此十足笨伯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笨伯”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詞源與典故

  1. 曆史出處:

    • 源自《晉書·羊曼傳》中記載的豫章太守史疇因體型肥胖被稱為“笨伯”。
    • 民間故事“此地無銀三百兩”的主人公笨伯,因埋銀立牌暴露行徑,成為愚笨的代名詞。
  2. 構詞解析:

    • “笨”指愚蠢、遲鈍,“伯”原為對長輩的尊稱,組合後形成反諷效果。

三、用法與引申

四、相關文化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方言用法,可參考《晉書》記載或粵語俗語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笨伯》這個詞是指一個人笨拙、愚蠢的意思。它由兩個部分組成,"笨"和"伯"。"笨"字的部首是"竹",共有8畫;"伯"字的部首是"人",共有2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代,人們以字義相近的人名來形容某種特征,而"伯"是一個常見的男性名字。"伯"字還有繁體字形式,為"伯"。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往往更加複雜,但在現代簡化字的規範下,我們通常使用簡化的寫法。這個詞可以用在例句中,例如:他真是個笨伯,無論做什麼都弄不明白。 除了"笨伯"外,還可以組成其他與笨拙相關的詞彙,例如"笨手笨腳",意思是動作不靈活,不熟練;"笨頭笨腦",意思是思維遲鈍、不聰明。在近義詞方面,我們可以使用"傻瓜"或"呆子"來替代"笨伯",這些詞都表示對某人愚笨的描述。而與"笨伯"相反的反義詞可以是"聰明"或"智慧",這些詞描述了某人的才智和機敏。 總之,"笨伯"是一個用來形容一個人愚蠢、笨拙的詞彙。它由兩個部分組成,源自古代漢字的命名方式。通過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講解,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這個詞彙。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