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寰内的意思、寰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寰内的解釋

古謂帝京周圍千裡之内。後引申指天下。《穀梁傳·隱公元年》:“寰内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會諸侯。”《後漢書·孔融傳》:“又嘗奏宜準古王畿之制,千裡寰内,不以封建諸侯。”《文選·左思<魏都賦>》:“殷殷寰内,繩繩八區,鋒鏑縱橫,化為戰場。” 張載 注引 尹更始 曰:“天子以千裡為寰。”《宋書·謝靈運傳》:“主寰内而緩虞,澄海外以漬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寰内(huán nèi)是古漢語詞彙,特指古代王都所轄的千裡範圍之地,即帝王直接統治的核心區域。以下從詞典角度詳釋其義:


一、基本釋義

  1. 地理範圍

    指王畿(天子都城)周邊千裡以内的地域,是古代“五服”制度中“甸服”的别稱。《漢語大詞典》釋為:“古謂王畿千裡之内。後泛指京畿地區。”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寰内諸侯”,即指都城管轄範圍内的諸侯。

  2. 引申義

    後擴展為“天下疆域之内”,如《後漢書·孔融傳》中“寰内之治”泛指國家疆土。


二、字義溯源


三、文化背景

源于周代“五服制”(甸服、侯服、綏服、要服、荒服),“寰内”對應“甸服”,是天子直接管轄的賦稅與兵源區。如《國語·周語》載:“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韋昭注:“邦内,謂天子畿内千裡之地。”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3卷,第1421頁,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
  2. 《辭源》(第三版)第2冊,第1245頁,商務印書館,2015年。
  3.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1998年,第586頁。

(注:因未搜索到可驗證的線上權威鍊接,此處引用紙質辭書版本,讀者可查閱圖書館或官方出版物。)

網絡擴展解釋

“寰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原始含義
    指古代帝王京城周圍千裡以内的區域,屬于天子直接管轄的畿輔之地。例如《穀梁傳·隱公元年》提到“寰内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會諸侯”,表明這一範圍内諸侯的活動需受中央約束。

  2. 引申含義
    後擴展為泛指天下或整個國家,如《後漢書·孔融傳》中“千裡寰内,不以封建諸侯”,即以“寰内”代指全國疆域。

二、字義解析

三、古籍例證

“寰内”一詞從地理概念發展為廣義的天下代稱,常見于曆史文獻中。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重編國語辭典》或《玉篇》。

别人正在浏覽...

碧瓐冰桶挑戰波光粼粼播化不嘗不絕如發參戰谄上驕下呈政春料春秋筆法等高線得托陡壁懸崖放堂犯間飛合分民芙蓉鎮趕超割恩公畜慣縱沽美酒國典鼓說漢帝含辛忍苦號旗恢達江盜階品謹材驚師動衆空響匡坐連翹籠絷眉蛾惱恨恨腦筋餒卻旁敲叵測親策觑觎曬坪山窮水絶贍足私谶松軒隨園素袍踏影蠱甜露投師頽裂俉俉相女配夫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