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顔色的标志。古代軍隊以五種顔色作記號,用以分别隊伍的前後次序。《尉缭子·輕卒》:“卒有五章,前一行蒼章,次二行赤章,次三行黃章……亡章者有誅。”
“黃章”是一個古代軍事術語,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黃章”指黃顔色的标志,主要用于古代軍隊中區分隊伍的前後次序。軍隊通過五種顔色(蒼、赤、黃、白、黑)作為記號,黃章對應第三行的隊列标識。
這一用法最早見于兵書《尉缭子·輕卒》:“卒有五章,前一行蒼章,次二行赤章,次三行黃章……亡章者有誅。”。說明黃章是古代軍陣管理的重要符號,士兵需嚴格佩戴對應标志,違者将受懲罰。
部分現代資料(如、6)提到“黃章”可能指代人物(如魅族科技創始人黃秀章),但此用法與古代軍事術語無直接關聯,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黃章,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黃」和「章」兩個字組成。
「黃」字的部首是「火」,它由12個筆畫組成。而「章」字的部首是「立」,它由8個筆畫組成。
「黃章」這個詞最初來源于《尚書大傳·夏書·成湯》。在這篇文章中,黃章被用來形容成湯對于民衆的贊許和稱贊。後來這個詞被廣泛引用,成為表揚或贊美某人的意義。
「黃章」是「黃章」的繁體字。
在古代,「黃」字是由「黃」與「皇」組成,用來表示黃土,有時也用于指代中原或中華民族。而「章」字由「大」與「丬」組成,原本表示将軍的旗幟,後來也引申為文章、詩章等有章法的文字作品。
1. 他的演講獲得了黃章,深深打動了現場的觀衆。
2. 他寫下了一篇黃章,以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3. 這部電影因其無與倫比的拍攝技巧而獲得了電影界的黃章。
1. 黃熱病
2. 黃金
3. 章魚
1. 表彰
2. 頌揚
3. 贊美
1. 貶低
2. 貶損
3. 貶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