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名。 晉 嵇含 《南方草木狀·蜜香等》:“ 交趾 有蜜香樹,榦似櫃柳,其花白而繁,其葉如橘……其根為黃熟香。” 宋 洪刍 《香譜·黃熟香》:“黃熟香,亦馢香之類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沉香》:“木之心節置水則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半沉者為棧香,不沉者為黃熟香。”亦省稱“ 黃熟 ”。 清 陳貞慧 《秋園雜佩·黃熟》:“黃熟出 粵中 、 真臘 者為上,香味甚穩,佳者不減角沉,次亦勝沉速。” 清 黃遵憲 《新嘉坡雜詩》之十:“黃熟尋香木,青曾探錫苗。”
黃熟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沉香,其形成和特征如下:
黃熟香指長期埋藏于土壤中的熟香,因木質纖維結構完全腐朽,僅存蜂窩狀香腺組織,呈現出松軟如土、質地輕虛的特點,顔色多為黃色,屬于土沉香的一種。因其密度較低,通常不沉于水,故歸類為“棧香”(半沉香)的衍生品。
“黃熟”一詞也作簡稱,常見于古籍(如清代陳貞慧《秋園雜佩》)。需注意其與紅土沉香的相似性,兩者均因長期土埋碳化形成,但産地和結香方式存在差異。
《黃熟香》是一個漢語成語,意為某種事物成熟時所散發的濃郁香氣。這個詞常用來形容水果、農作物或其他生物在成熟時所散發的一種獨特的香味。
《黃熟香》的拆分部首是:“黃”部首和“香”部首。
拆分後的筆畫數目為:黃(12畫)、熟(15畫)、香(9畫)。
《黃熟香》的出處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詩經·秋風》中的一句詩:“黃熟于此,百谷自萃。”這句詩形容了秋天豐收季節的氛圍,其中的“黃熟”一詞逐漸被引申為一種成熟時所帶來的香氣。
《黃熟香》的繁體字為《黃熟香》。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黃熟香》的寫法與現代有些差異。例如,《熟》在古代寫作《錰》、《錼》,而《香》在古代寫作《響》。
1. 秋天到了,農田裡彌漫着黃熟香,豐收的喜悅油然而生。
2. 懷念小時候,那種在田間地頭聞到的黃熟香是多麼令人陶醉。
3. 那些水果發出的黃熟香,在市場上吸引了許多顧客。
組詞:黃熟、熟香、黃香。
近義詞:馨香、芬芳、醇香。
反義詞:青澀、未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