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荒昧。指上古之時。《淮南子·诠言訓》:“故其身治者,可與言道矣。自身以上,至於荒芒爾遠矣。” 高誘 注:“荒芒,上古時也。”
(2).猶渺茫。 明 何景明 《七述》:“然荒芒而不可徵,未暇為也。” 清 黃景仁 《河堤》詩:“故道已荒芒,形勢猶仿佛。”
“荒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主要角度解析:
指上古時期的荒昧狀态
該義項源自《淮南子·诠言訓》:“自身以上,至於荒芒爾遠矣。” 東漢學者高誘注釋為“荒芒,上古時也”,即描述人類文明尚未開化的遠古混沌時期。
形容渺茫、模糊不清的狀态
明代何景明《七述》中“荒芒而不可徵”,清代黃景仁《河堤》詩“故道已荒芒”,均用此詞表達事物難以考證或景象朦胧的狀态。
部分現代資料(如)提到該詞可指“草木茂盛的荒野景象”,但此釋義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詞典,可能是特定語境下的引申用法,需結合具體文本判斷。
在遊戲《原神》中,“荒芒”被設定為楓丹角色的特殊戰鬥機制(如荒屬性與芒屬性的能量對抗),屬于遊戲術語,與詞語本義無關。
該詞核心含義聚焦于描述上古混沌與抽象概念的模糊性,使用時需結合語境區分曆史文獻義項與現代特殊場景的延伸。
荒芒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荒”和“芒”兩個字組成。
“荒”字的部首是“艹”,共有8畫;“芒”字的部首是“艹”,共有7畫。
“荒芒”的來源比較特殊,它實際上是兩個字的合成。在古代,東方草創之初,有一種高大的、茂盛的野草,它的芒刺很長且尖銳,經過時間的演變,人們将這種野草和荒蕪地區聯繫在一起,于是形成了“荒芒”這個詞語。
繁體字“荒芒”的寫法依然是“荒芒”,沒有特别的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據記錄,古時候“荒芒”的寫法為“荒‖芒”,中間用“‖”分隔,表示這是兩個字合起來的意思。
1. 這片土地已經被荒芒所覆蓋,沒有一絲生機。
2. 在狂風大作的日子裡,荒芒在田野裡奔騰。
荒芒地、荒芒叢生、荒芒遍野
荒涼、荒廢、荒蕪
富饒、繁華、綠意盎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