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鹄音的意思、黃鹄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鹄音的解釋

《黃鹄歌》。 明 沉鲸 《雙珠記·元宵燈宴》:“鏡中畏見青鸞舞,琴裡愁聞黃鵠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黃鹄音是漢語中的一個典故性詞彙,其核心含義指悲怆的哀歌或寄托哀思的曲調,常隱喻失去伴侶的孤寂與悲痛。該詞源自中國古代文獻記載的著名故事,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蘊。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分層解析:


一、字面本義與動物意象


二、典故溯源與文化内涵

核心出處:西漢劉向《列女傳·魯陶嬰歌》

魯陶嬰少寡,養幼孤,紡績為産。魯人聞其義,将求焉。嬰聞之,恐不得免,乃作歌明志,曰:

“悲黃鹄之早寡兮,七年不雙。宛頸獨宿兮,不與衆同。”

典故背景:

春秋時期,魯國女子陶嬰年少喪夫,矢志守節。為拒絕他人提親,她作《黃鹄歌》自喻,以“喪偶黃鹄七年不另覓伴侶”的意象,表達堅貞不渝之志。詩中“黃鹄”的悲鳴,成為孤獨與哀傷的象征。

引申義:

由此,“黃鹄音”被賦予兩層文化内涵:

  1. 喪偶之痛:專指失去配偶後的悲歌,如《樂府詩集》引《黃鹄曲》:“黃鹄參天飛,半道郁徘徊。腹中車輪轉,君知思憶誰?”
  2. 孤高守節:象征堅守貞潔或志向的孤寂心境,如清代詩詞中“黃鹄音哀,白駒影逝”的用法。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黃鹄音:指悲歌。源自《列女傳》魯陶嬰作《黃鹄歌》之事,後喻寡婦哀傷之辭。

    例證:清·顧炎武《悼亡》詩:“獨坐寒窗望藁砧,宜言偕老記初心。誰知遊子天涯别,一任閨蕪日夜深。黃鹄音成遺累世,青鸾鏡掩寂孤衾。”

  2. 《辭源》(修訂本):

    以“黃鹄”喻節婦,其悲鳴稱“黃鹄音”。典出劉向《列女傳》,後世詩文多引此表孤貞哀思。


四、文學傳承與引用

“黃鹄音”作為經典意象,頻現于曆代詩詞:

此類引用均強化了其“哀挽忠貞”的符號意義,成為漢語中獨特的文化語碼。


參考文獻

  1. 許慎. 《說文解字》[M]. 中華書局, 1963.
  2. 劉向. 《列女傳》卷五“魯寡陶嬰”[M].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影印本.
  3. 郭茂倩. 《樂府詩集》卷四十五[M]. 中華書局, 1979.
  4. 羅竹風 主編. 《漢語大詞典》第十二卷[Z].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3: 第831頁.
  5. 《辭源》(修訂本)第三冊[Z]. 商務印書館, 2015: 第2562頁.

網絡擴展解釋

“黃鹄音”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與古代詩歌《黃鹄歌》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黃鹄音”指代《黃鹄歌》這一作品。該歌是西漢時期細君公主(江都王劉建之女)遠嫁烏孫國時所作,表達了她對故土的思念之情,詩句中“願為黃鹄兮歸故鄉”成為經典意象。

  2. 文學引用
    明代戲曲家沉鲸在《雙珠記·元宵燈宴》中寫道:“琴裡愁聞黃鵠音”,此處以“黃鹄音”暗喻離愁别緒。另有明代王寵的詩句“弋者徒聞黃鹄音”,借黃鹄高飛難捕的意象,表達對理想或高潔之士的向往。

  3. 延伸象征
    “黃鹄”本身在古籍中常象征賢能之士或遠大志向(如《鴻鹄歌》),而“黃鹄音”則更側重詩歌中的情感表達,成為思鄉、哀愁的典故。

該詞核心指向《黃鹄歌》及其承載的思鄉情感,後演化為文學中的固定意象,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象征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白間便益駁難不克長莽除滅大刀會剁斧石非關風雪夜歸人分解反應分水嶺工業廣播衛星地面站貫溢故道佳谶劍腹饴唇疆略克什狂達攬揆琳館靈岩寺劉熙載鳴棹閩劇摸棱兩可缾笙迫時前程情投意合輕武齊同栖心權數燃萁煎豆軟垂垂設若蛇入竹筒﹐曲性猶在十方界詩痕石氣事形手氣歲節趿拉闆搪布童龀豌豆煟興瞈蒙晤歌無是處瞎燈黑火香藭鄉下翔佯遐禩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