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晚節的意思、黃花晚節的詳細解釋
黃花晚節的解釋
本指菊花能傲霜開放,常比喻人到晚年仍保持高尚的節操。 宋 韓琦 《九日水閣》詩:“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韓魏公》:“ 魯直 詩雲:‘黃花晚節尤可惜,青眼故人殊不來’,與 魏公 ‘且看黃花晚節香’,皆於黃花用晚節二字。蓋草木正搖落之時,惟黃花獨秀,故可用此二字。” 元 張伯淳 《次韻完顔經曆》:“從教蒼狗浮雲過,留得黃花晚節香。”
詞語分解
- 黃花的解釋 ∶幾種開黃色花或黃花占優勢菊科植物的任何一種 ∶黃花菜的花,金針菜的通稱 ∶菊花 ∶沒有經過性行為的女性黃花閨女詳細解釋亦作“黃華”。.黃色的花。《山海經·西山經》:“ 峚山 ,其上多丹木,員葉而赤
- 晚節的解釋 ∶晚年的節操保持晚節 ∶晚年 ∶後期詳細解釋.晚年。《史記·外戚世家論》:“﹝ 呂後 ﹞及晚節色衰愛弛,而 戚夫人 有寵。” 唐 杜甫 《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詩:“晚節漸於詩律細,誰家數去酒杯寬?
網絡擴展解釋
“黃花晚節”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釋義:本指菊花在深秋霜降後仍傲然開放,常用來比喻人到晚年仍保持高尚的節操。“黃花”指菊花,“晚節”即晚年的氣節。
二、出處與典故
- 宋代韓琦《九日小閣》:
詩句“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節香”,以菊花喻人,強調晚年操守的重要性。
- 宋代黃庭堅詩作:
“黃花晚節尤可惜,青眼故人殊不來”進一步将菊花與晚節關聯,強化其象征意義。
三、用法與結構
- 語法:偏正式結構,通常作賓語,含褒義。
- 感情色彩:中性偏褒義,多用于贊頌堅守道德者。
四、近義與擴展
- 近義詞:晚節黃花、寒花晚節。
- 反義概念:若需對比,可參照“晚節不保”等表達(注:原文未明确反義詞)。
五、示例與應用
- 詩文例句:元代張伯遊《次韻完顔經曆》中“從教蒼狗浮雲過,留行黃花晚節香”。
- 現實意義:常用于贊譽長者在經曆世事變遷後仍保持正直品格。
補充說明
- 拼音:huáng huā wǎn jié(注音:ㄏㄨㄤˊ ㄏㄨㄚ ㄨㄢˇ ㄐㄧㄝˊ)。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漢典、樂樂課堂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黃花晚節
黃花晚節是一個成語,形容人年老的時候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養。
拆分部首和筆畫
黃(⺤ / 4畫)+ 花 (⺲ / 10畫)+ 晚(日 / 12畫)+ 節(⺌ / 8畫)
來源與繁體
《黃花晚節》的出處可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孟子·告子上》:“晏平仲相齊,三不知為臣;李悝相魯,七日不食。管仲相齊,躬耕隴畝;孫叔敖相楚,躬耕隴畝。” 後來的文人将“晏平仲相齊,三不知為臣”解讀為晏平仲雖擔任齊國的宰相卻都不知道自己是臣子,而是以平民的态度對待國家事務,表現出他的高尚品德。
在繁體字書寫中,黃字的“⺤”部分由十橫成“黃”。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宋代《康熙字典》,黃字的更早的寫法是“黃”,最早的寫法是“黃”的上邊加兩點表示缺少音節。
例句
他已經年過七旬,但仍保持着黃花晚節,深受周圍人的尊敬。
組詞
高尚、品德、道德修養
近義詞
高風亮節、高尚品德、高尚情操
反義詞
放蕩不羁、惡行滔天、道德敗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