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色花紋的絲織品。 李健吾 《雨中登泰山》:“七股大水,從水庫的橋孔躍出,仿佛七幅閃光黃錦,直鋪下去。”
“黃錦”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指黃色花紋的絲織品,常見于文學描寫。例如李健吾在《雨中登泰山》中将瀑布比作“七幅閃光黃錦”。此解釋來源于古代對“黃”(金色或向日葵色)與“錦”(彩色花紋絲織品)的組合定義。
指明代嘉靖年間司禮監太監黃錦(?-1567年):
以上信息綜合自多個來源,若需更完整人物生平或詞語用法,可查閱相關古籍或曆史文獻。
《黃錦》是一個代表傳統文化的詞彙,它指的是具有黃色紋樣的錦緞。它在古代被廣泛用于制作奢華的衣袍、宴會用品等,象征着權貴和富貴。
《黃錦》的部首是金(钅),它是指與金屬或財富相關的事物。根據《康熙字典》,《黃錦》共有13個筆畫。
《黃錦》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在中國古代,黃色被認為是吉祥和權力的象征,而錦緞則是一種華麗的織物。因此,《黃錦》成為了代表財富和權勢的詞彙。在繁體字中,黃錦的寫法為「黃錦」。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以《黃錦》為例,它的古代寫法為「黃錦」。在這種寫法下,黃字的上部變成了「㐌」,下部為「夂」;錦字的上部是「钅」,下部是「帛」。這種寫法在現代已經很少使用,但是仍然可以看到一些古代文獻中。
1. 他穿着一襲黃錦長袍,顯得極其尊貴。
2. 這幅畫上的婦女身穿黃錦的服飾,展現了古代貴婦的繁華生活。
1. 黃絲錦:指用黃絲制作的錦緞。
2. 錦繡:指華麗絢爛的花紋和顔色。
3. 青錦:指具有青色紋樣的錦緞。
1. 錦緞
2. 錦衣
3. 金緞
1. 破布
2. 破舊
3. 簡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