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頓的意思、荒頓的詳細解釋
荒頓的解釋
猶荒廢。《後漢書·劉平趙孝等傳序》:“田廬取其荒頓者,曰:‘吾少時所理,意所戀也。’” 李賢 注:“頓猶廢也。”《三國志·魏志·锺繇傳》“ 繇 又率諸将讨破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久病淹滞,衆職荒頓,法令失張。” 明 吳承恩 《壽潘母楊孺人六秩序》:“田廬生殖,一心所會,有經制焉。故時仍兇歉,而無荒頓匱乏之憂。”
詞語分解
- 荒的解釋 荒 ā 年成不好,收成不好:荒年。災荒。防荒。備荒。 長滿野草,或無人耕種:荒蕪。荒地。開荒。 廢棄:荒廢。荒疏。荒置。業精于勤,荒于嬉。 冷落偏僻:荒村。荒郊。荒落(?)(a.荒涼冷落;b.荒疏衰退
- 頓的解釋 頓 (頓) ù 很短時間的停止:停頓。頓宕。抑揚頓挫。 忽然,立刻,一下子:頓然。頓即。頓悟。茅塞頓開。 叩,跺:頓首再拜。 處理,設置:安頓。整頓。 疲乏:困頓。勞頓。 書法上指運筆用力向下而暫不移
專業解析
"荒頓"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語用兩個層面解析:
一、詞義構成
"荒"在《說文解字》中釋為「蕪也,從艸,巟聲」,本指田地無人耕種而雜草叢生,《漢語大詞典》記載其引申義包含「廢棄、荒疏」。"頓"在《廣韻》中注「都困切」,既有「停頓」的動詞屬性,又含「困頓」的形容詞特征,如《漢書·王莽傳》「士卒疲頓」的用例。
二、語義集成
該詞常見以下兩種解釋維度:
- 空間荒廢:指地域因長期缺乏治理導緻的衰敗狀态,如《水經注·沔水》所述「城邑荒頓」的城池衰頹景象
- 時間停滞:喻指事務因疏于管理陷入停滞,如明代公文「工程荒頓」描述工程擱置的狀态
三、現代應用
在當代語境中多用于文學創作,如:
- 生态描寫:「荒頓的鹽堿地上,連駱駝刺都難以紮根」
- 社會隱喻:「被遺忘的舊廠房,在時光中荒頓成工業時代的标本」
(主要參考文獻:《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
網絡擴展解釋
“荒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荒廢,主要用于描述事物或場所因長期無人打理而呈現的廢棄、冷清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 荒:指荒蕪、人煙稀少,強調自然或人為因素導緻的衰敗景象。
- 頓:意為停滞、靜止,引申為事物失去原有功能或秩序。
兩字組合後,整體表達“因荒廢而停滞”的狀态。
2.使用場景
- 多用于形容農村、邊遠地區或廢棄建築物等缺乏人煙、破敗的場所(如:“田廬取其荒頓者”)。
- 也可指代事務、職權的荒廢,如古籍中提到的“衆職荒頓,法令失張”。
3.古籍例證
- 《後漢書》注:“頓猶廢也”,直接關聯“荒頓”與“荒廢”。
- 《三國志》裴松之注:“久病淹滞,衆職荒頓”,描述因長期拖延導緻事務荒廢。
4.補充說明
-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古典文獻或特定語境中。
- 近義詞包括“荒廢”“荒蕪”,但“荒頓”更強調停滞與廢棄的雙重狀态。
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古籍用例,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拔類超羣半身半紙伯牧不吝珠玉蟬噪城塢遲暮喘喘賜命次品麤豪醋勁兒厝言的杠跌腳捶胸都竈耳誦飛矢諷誦紛難分索河山簧口利舌宦官活字印刷吉呵德雞鳴狗吠京本晶輝開宗明義餽贽臉皮薄鄰家吹笛禮順柳眼花須落荒蘿圖履中難言之隱拗字晴美親獻绮态榮羅塞徼瑟瑟幕襂褷聲名藉甚什伍東西沈翔申宥說教隨蔭碳酸通籤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外庸無憀仙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