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力治理;統盤籌劃。《書·益稷》:“ 啟 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 孔 傳:“ 禹 治水過門不入,聞 啟 泣聲,不暇子名之,以大治度水土之功故。” 宋 嶽珂 《淳熙内禅頌》:“有聖惟勛,疏之瀹之,斧其不條,而荒度之。” 清 戴名世 《贊理河務佥事陳君墓表》:“司馬召一府中官吏共議之,言人人殊。君延袤荒度,報司馬曰:‘疏濬當先浚其下,塞決則先治其上。’”
猶言寬大為懷。《書·呂刑》:“惟 呂 命:王享國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詰四方。”
“荒度”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核心含義
次要含義
該詞多用于古文或學術讨論,日常語境中較少見。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替換為“統籌治理”“全面規劃”等現代詞彙。
《荒度》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荒蕪、荒涼的程度。
《荒度》的部首是草字頭,由“艹”字部首和“人”字部首組成。總共有11畫。
《荒度》的來源很多,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九年》:“人之荒度則可以見於食屬、言屬、服屬矣。”意為人們的荒涼程度可以從他們的飲食習慣、言辭和穿着所反映出來。
《荒度》的繁體字為「荒度」。
古時候漢字寫《荒度》時可能有些變化,但其基本意思和形狀沒有太大變化
1. 這片土地已經被人類的活動所破壞,荒度越來越嚴重。
2. 災難過後,這座城市變得一片荒度。
3. 現在這個地方人煙稀少,荒度很高。
荒地、荒野、荒漠、荒廢
荒涼、荒蕪、荒廢、荒無人煙
繁華、繁忙、繁榮、興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