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帝陵的意思、黃帝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帝陵的解釋

亦稱“ 黃帝冢 ”。傳說中 軒轅黃帝 的陵墓。在 陝西省 黃陵縣 城北 橋山 。山巅有一古亭,中立石碑镌“黃帝陵”三字。亭後為 黃帝 墓。陵高3.6米,周長48米。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史記·五帝本紀》“ 黃帝 崩,葬 橋山 ” 唐 司馬貞 索隱:“《地理志》: 橋山 在 上郡 陽周縣 ,山有 黃帝冢 也。” 唐 張守節 正義:“《括地志》雲:‘ 黃帝陵 在 寧州 羅川縣 東八十裡 子午山 。《地理志》雲: 上郡 陽周縣 橋山 南有 黃帝冢 。’案: 陽周 隋 改為 羅川 。《爾雅》雲:山鋭而高曰橋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寝,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内涵。以下為詳細解釋:

1.地理位置與基本結構

黃帝陵位于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橋山鎮,陵墓高3.6米,周長48米,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陵區内的橋山山巅有古亭,碑刻“黃帝陵”三字,亭後為黃帝墓。山下建有軒轅廟,周邊古柏參天,其中一株相傳為黃帝手植。

2.曆史沿革

3.文化内涵與象征意義

4.稱號與地位

5.祭祀意義

黃帝陵祭祀活動自漢代延續至今,尤其是清明節,海内外炎黃子孫彙聚于此,通過祭祀表達對祖先的敬仰與民族認同。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官方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黃帝陵:詞義解析

黃帝陵,指的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黃帝的陵墓。黃帝被認為是中國人民的共同祖先和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他的墓葬被尊稱為黃帝陵。

拆分部首和筆畫

黃帝陵的拆分部首是⼩⼠⽵,它的部首排序為⼩->⼠->⽵。根據《現代漢語頻率詞典》記載,它的總筆畫數為14。

來源

關于黃帝陵的起源,世間流傳着多種說法。有的認為黃帝陵位于河南省新密市,有的認為位于陝西省黃陵縣,也有認為在山東省曲阜市。由于曆史記載有限,無法确定确切的位置和形态。

繁體

繁體字“黃帝陵”與簡體字“黃帝陵”同為指代黃帝的陵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較為繁複,黃帝陵的古時寫法為“黃帝陵”。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和今天有所不同,但字義相同。

例句

1. 我們去參觀黃帝陵,了解中華文明的起源。

2. 在旅遊季節,黃帝陵吸引了大量遊客。

組詞

1. 黃帝: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也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

2. 陵墓:葬有名人或皇帝等尊貴人物的地方。

3. 丘陵:比山低,比峰高,地勢較為平緩的地形。

4. 陵園:為紀念名人或皇帝而修建的公園,内有陵墓。

近義詞

1. 墓葬:泛指埋葬死者遺體的地方,也可以特指與名人相關的墓地。

2. 君陵:指的是古代國君的陵墓。

反義詞

1. 祠堂:祭祀祖先或英烈的建築物,與陵墓相對。

2. 墳地:民間常見的埋葬地點,與陵墓一般指的是普通人家的葬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