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桓碑的意思、桓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桓碑的解釋

指墓碑。 宋 歐陽修 《集古錄目序》:“ 漢 魏 已來,聖君賢士,桓碑彜器,銘詩序記。下至古文籀篆分隸諸家之字書,皆三代以來至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桓碑”一詞的含義可從不同角度解釋,需結合曆史演變和語境理解:

  1. 基本含義
    原指墓碑,特指漢魏時期用于記載聖君賢士功績的石碑。宋代歐陽修在《集古錄目序》中提到“桓碑彜器”,即指此類具有曆史價值的碑刻。

  2. 引申義與典故
    後衍生為成語,象征對人或事物的極高評價,認為其功績不可磨滅。此意源于春秋時期齊桓公的典故,因其治國成就被後世立碑紀念,故“桓碑”逐漸成為贊譽傑出貢獻的象征。

  3. 使用場景

    • 本義:多用于文獻或曆史讨論中,如“漢魏桓碑”指古代墓碑。
    • 引申義:現代語境中可形容對個人成就、藝術作品或重大事件的推崇,例如“他的研究成果堪稱學界桓碑”。
  4. 相關詞彙
    在組詞中,“桓碑”常與“墓碑”“碑刻”等并列,體現其與碑文、紀念功能的關聯。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碑文内容或曆史案例,可參考《集古錄》等金石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義解釋

《桓碑》是一個漢字詞彙,原指古代立于路旁或重要場所的石碑,也可泛指碑文中所記載的内容。

拆分部首和筆畫

《桓碑》的部首是木(木字旁),總計有10個筆畫。

來源

《桓碑》一詞最早出現于《左傳·隱公十七年》:“既而築室,作桓碑。”意指在庭院或道路旁邊立起一塊石碑。古代人們常以桓(木)字旁搭配碑的字,用于命名。

繁體

《桓碑》的繁體字為「梡碑」。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在形狀上與現代有所不同,「桓碑」在古代的寫法為「榦碑」。

例句

1. 每當路過公園,我都會注意到那座老舊的桓碑。

2. 這塊桓碑上刻滿了嶄新的文字,記錄着古代的曆史。

組詞

桓墓、碑文、碑刻、碑額、碑帖、碑林、碑廊、碑碣

近義詞

石碑、石刻、紀念碑、銘刻

反義詞

無碑、無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