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xurious and gorgeous] 豪華奢侈
吾性不喜華靡。——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1).華麗奢靡。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而位竊東藩,爵在上列,身披輕煖,口厭百味,目極華靡,耳倦絲竹者,爵重祿厚之所緻也。”《舊唐書·杜鴻漸傳》:“ 鴻漸 晚年樂於退靜,私第在 長興裡 ,館宇華靡,賓僚宴集。”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清鑄大錢》:“夫以甚有用之銅,而聽其為民間私家不急之物,古人所謂貨惡其棄於地者,莫此為甚,大約風氣之華靡,以漸而開。”
(2).指文章辭藻華麗。 宋 蘇轼 《議學校貢舉狀》:“近世士大夫,文章華靡者,莫如 楊億 ,使 楊億 尚在,則忠清鯁亮之士也,豈得以華靡少之。” 明 宋濂 《贈梁建中序》:“而餘猶為是強聒者,文之華靡其溺人也甚易之故也。”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四篇:“其文華靡,長于敷陳,言險難則天地間皆不可居,述逸樂則飲食聲色必極其緻,後人作賦,頗學其誇。”
“華靡”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huá mí,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多用于形容物質層面的鋪張與浮華。例如:
用于文學領域,形容文風繁複、辭藻絢爛。例如:
該詞帶有一定貶義,常隱含對過度追求奢華或浮誇文風的批判。例如清代梁章钅在《歸田瑣記》中批評社會“風氣之華靡”導緻資源浪費。
華靡(huá mǐ)是一個漢語詞彙,形容華麗而浮華,指外表華美但缺乏内涵的事物。該詞的拆分部首是花(huā)和米(mǐ),共包含13個筆畫。
《華靡》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最早出現于南朝梁代韋應物的《東籬樂府序》中。在這篇序言中,韋應物用“華靡”來形容花朵的濃豔和燦爛。後來,該詞逐漸演變為形容世界上一些鮮豔而空洞的事物。
在繁體中文中,華靡的寫法為「華靡」,仍然保留了花和米兩個部首。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在稍有差異,但總體上仍可辨認。華靡的古時字形為「華緊」,其中「緊」表示絲綢密集的樣子,暗示了華麗的外觀。
一些例句可以更好地理解華靡的含義:
• 這個宮殿建築的外牆裝飾十分華靡,但内部空虛而無聊。
• 她戴着一頂華靡的花朵頭飾,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在華靡的意義上,有一些近義詞可以替代,如“鮮豔、炫麗、華美”。而與華靡相對的反義詞可以是“樸素、簡約、素雅”等。
華靡作為一個詞彙,在語言中常用于形容那些追求表面上堂皇華麗,但實質上缺乏内涵的事物。了解華靡的意義和使用方法,有助于我們更準确地描述和理解世界上琳琅滿目的事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