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備物的意思、備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備物的解釋

(1).備辦各種器物。《易·繫辭上》:“備物緻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 孔穎達 疏:“謂備天下之物,招緻天下所用,建立成就天下之器以為天下之利。”《國語·楚語下》:“夫神以精明臨民者也,故求備物,不求豐大。”《後漢書·隗嚣傳》:“雖未備物,神明其舍諸。”

(2).指儀衛、祭祀等所用的器物。《左傳·定公四年》:“備物典策,官司彜器。” 孔穎達 疏引 服虔 雲:“當謂國君威儀之物,若今繖扇之屬。” 王引之 《經義述聞·春秋左傳下》“備物典策”:“備物即服物也。經傳多言服物……‘服’與‘備’古字通。”《文選·幹寶<晉紀總論>》:“始當非常之禮,終受備物之錫。” 張銑 注:“備物,謂祭器之物。”《梁書·皇後傳·高祖丁貴嫔》:“遺備物乎營寝,掩重閽於窒息。”《資治通鑒·晉成帝鹹康七年》:“備物典策,皆從殊禮。” 胡三省 注:“餘謂車輅、旂章、弓矢、斧鉞,皆可以言備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備物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含義:

一、基礎釋義

  1. 完備的物品

    指準備齊全各類所需物品,強調物資的周全性。

    例:《周禮·天官·大宰》載:“以九式均節財用……六曰币帛之式,七曰刍秣之式,八曰匪頒之式,九曰好用之式。” 其中“備物”即指為禮儀、祭祀等場合預備的各類物資。

  2. 特指祭祀用品

    古代專指祭祀時陳設的禮器與供品,體現對神祇或祖先的崇敬。

    例:《禮記·中庸》:“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 鄭玄注:“備物,謂犧樽、玉帛之屬。”


二、語義演變


三、現代用法

當代語境中,“備物”多用于書面語或固定搭配:


主要參考文獻來源:

  1. 《周禮》(中華書局點校本)
  2. 《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
  4. 《蘇轼文集》(中華書局)
  5.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6. 《中國禮儀大辭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備物”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含義

指提前準備好所需的物品,強調日常生活中的周全準備,以确保事務順利進行。例如:旅行前收拾行李、活動前籌備物資等場景均可使用該詞。

二、特殊語境中的含義

在古代典籍和禮儀場合中,其含義進一步延伸:

  1. 備辦特定器物:如《周易·系辭上》提到的“備物緻用”,指為實用目的準備器物。
  2. 指代儀衛或祭祀器物:如《左傳·定公四年》中“備物典策”,特指祭祀、典儀所用的禮器或儀仗用具。

補充說明

建議在具體語境中結合曆史背景或使用場景來理解其确切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扁锉城市之光捶笞賜示浮嚣革職規蒦寒銅河尾花柳叢黃腸華他昏世豁喇喇攪擾椒闱焦躁劫主極樂酒幟慨忼考盤可望不可即困心橫慮闊論高談靈快臨事流珠利毓亂了營冥資鳥啼花怨凝酥拟用彷佯篇頁鋪調淺拙輕麗蘧甯認頭若若三闆神王谥譜手炮首七瞬息停刑枉訴圍剿畏驚勿齒五侯九伯無窮大量顯祖揚宗下學戲蝶遊蜂邪民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