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居心,思想上。 漢 劉向 《說苑·至公》:“今棄法而背令,而釋犯法者,是為理不端,懷心不公也。”
(2).猶歸心。 漢 趙晔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 勾踐 曰:‘吾思士卒之怒久矣,而未有稱吾意者。今鼃蟲無知之物,見敵而有怒氣,故為之軾。’於是軍士聞之,莫不懷心樂死,人緻其命。”
(3).懷柔之心。《漢書·禮樂志》:“流星鄖,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顔師古 注:“懷心,懷柔之心也。”
“懷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層釋義:
指個人的内在想法或意圖,常涉及主觀态度。
例證:漢·劉向《說苑·至公》提到“懷心不公”,即指居心不公()。
表示人心歸附或向往,多用于描述集體或國家的凝聚力。
例證:《吳越春秋》中“軍士聞之,莫不懷心樂死”,意為士兵因感動而甘願效命()。
指以安撫、寬容的手段對待他人,常見于政治策略。
例證:《漢書·禮樂志》“撫懷心”,顔師古注為“懷柔之心”()。
建議結合具體文本進一步分析其含義。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處,可參考漢典()等權威來源。
《懷心》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關于内心的思念、牽挂、思考以及心中深藏的感情。
《懷心》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忄”部和“心”部。其中,“忄”是心部的變體,表示與情感有關的字義;“心”是這個詞的主要部首,表示身體器官心以及思維、情感等方面的含義。
拆分部首後,《懷心》這個詞的總筆畫數是4畫。
《懷心》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最早見于《楚辭·九思·懷心》一篇中。在現代漢語中,它仍然被廣泛使用。
在繁體字中,《懷心》是「懷心」。
在古代漢字中,「懷心」的寫法有一些變化,可以寫作「懷心」或「懷㝠」。不同的文獻和時期可能會有略微不同的寫法,但都指代心中的思念、牽挂。
以下是一些關于《懷心》的例句:
1. 他離開了故鄉,但一直懷心思念着家人。
2. 她懷心追尋真理,不斷學習提升自己。
3. 我心懷感激,對他的幫助永遠難忘。
與《懷心》相關的組詞有:懷念、懷思、懷想等。
與《懷心》近義的詞語有:思念、牽挂、關心等。
與《懷心》反義的詞語有:忘卻、漠視、不關心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