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槐樹的樹脂。一種中藥。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槐》:“槐膠。﹝氣味﹞苦,寒,無毒。﹝主治﹞一切風,化涎,肝臟風,筋脈抽掣及急風口噤。”
槐膠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植物樹脂與中藥
槐膠是豆科植物槐樹(學名:Sphora japonica)的樹脂,經加工後可作為中藥材使用。其性味苦、寒,無毒,具有平肝、息風、化痰等功效,主治中風口噤、筋脈抽掣、破傷風、風熱耳聾等症。
成語引申義(較少見)
在部分語境中,槐膠被比喻為“虛假的言辭或行為”,源自其黏性特質與僞裝性質。但這一用法在權威文獻中較少出現,可能與地域性或特定文化背景相關。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明确記錄了槐膠的藥性及臨床應用,強調其“苦寒無毒”的特點。
槐膠的核心含義為槐樹樹脂及其藥用價值,而“虛假言行”的比喻義需結合具體語境謹慎使用。如需深入醫學應用,建議參考《本草綱目》或現代中藥學文獻。
《槐膠》是一個常見的中草藥名稱,指的是由槐樹的樹幹或樹皮中提取的一種膠狀物質。它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常被用于治療喉嚨疼痛、咳嗽以及潤肺等症狀。
《槐膠》的部首為木和肉,并且它的總筆畫數為12。
槐樹是一種常見的落葉喬木,分布廣泛。《槐膠》是由槐樹樹幹或樹皮經過一定的加工提取而來的。膠狀物質粘性強,能夠黏稠地附着在身體表面,起到保護和修複的作用。
《槐膠》的繁體字為「槐膠」。
古時候,「槐膠」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曆史文獻資料,古代可能使用「楸膠」或「檞膠」來表示同樣的概念。
1. 在傳統中醫中,槐膠被常用于治療咳嗽和潤肺。
2. 喉嚨疼痛時,用槐膠泡水可以緩解不適。
槐膠湯、槐膠顆粒、槐膠糖漿、槐膠糖等。
槐膠、椎膠、楸膠、檞膠。
非天然膠、合成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