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化蝶的意思、化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化蝶的解釋

(1).指 莊子 夢化為蝴蝶的故事。《莊子·齊物論》:“昔者 莊周 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 周 也。俄然覺,則蘧蘧然 周 也。不知 周 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 周 與?”《剪燈新話·渭塘奇遇記》:“化蝶能通夢,遊蜂浪作媒。”後因借指睡夢。 唐 蔣防 《至人無夢》詩:“化蝶誠知幻,徵蘭匪契真。” 宋 陸遊 《鄰水延福寺早行》詩:“化蝶方酣枕,聞雞又著鞭。”

(2).泛指變為蝴蝶或蝶類成蟲。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前集·化蝶》:“ 楊昊 字 明之 ,娶 江氏 少文,連歲得子。 明之 客死之明日,有蝴蝶大如掌,徊翔於 江氏 傍……蓋 明之 未能割戀於少妻稚子,故化蝶以歸爾。”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二·蛱蝶》:“《古今注》謂橘蠹化蝶,《爾雅翼》謂菜蟲化蝶,《列子》謂烏足之葉化蝶,《埤雅》謂蔬菜化蝶,《酉陽雜俎》謂百合花化蝶,《北戶録》謂樹葉化蝶如丹青,野史謂彩裙化蝶,皆各據其所見者而言爾。蓋不知蠹蠋諸蟲,至老俱各蛻而為蝶,為蛾,如蠶之必羽化也。”

(3).借指變為飛灰。 清 李漁 《奈何天·分擾》:“第七着,奮火攻,使他三軍化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化蝶”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其核心意義源于古典文化典故和自然現象,具體解釋如下:

一、典故來源(哲學與文學)

  1. 莊周夢蝶
    出自《莊子·齊物論》,莊子描述自己夢中化為蝴蝶,醒來後産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的哲思。這一典故象征物我交融、虛實難辨的哲學境界,後被引申為“睡夢”的代稱。

  2. 文學意象
    唐代詩人蔣防在《至人無夢》中引用“化蝶”表達虛幻與真實的辯證關系;宋代陸遊的《鄰水延福寺早行》則以“化蝶方酣枕”暗喻夢境。

二、自然科學層面

指昆蟲從蛹蛻變為蝴蝶的完全變态發育過程,常用于描述生物形态的顯著變化。例如:“蓋不知蠹蠋諸蟲,至老俱各蛻而為蝶,為蛾。”(《癸辛雜識》)

三、引申與象征意義

  1. 蛻變與升華
    現代引申為個人經曆成長後脫胎換骨,如從平凡到卓越的蛻變。

  2. 消亡與幻滅
    清代李漁《奈何天·分擾》中“奮火攻,使他三軍化蝶”,比喻事物化為灰燼或消亡。


“化蝶”融合了哲學思辨、自然規律和人文隱喻,既涵蓋古典文學中的虛實辯證,也包含生物學現象與人生蛻變的象征。如需更完整文獻考據,可參考《莊子》《剪燈新話》等原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化蝶的意思

《化蝶》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蛻變成蝴蝶,比喻人物經過改變後煥然一新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化蝶》的拆分部首是“⺮”(zhú)和“虍”(hū),它的總筆畫數是18畫。

來源

《化蝶》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唐代杜牧的《秋夕》詩中的“分應不待歲寒改,蝴蝶化作輕塵泛。”意為蝴蝶因為輕盈,所以可以在飛翔時化作輕塵飄散。

繁體

《化蝶》的繁體字是「化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化蝶》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

近年來,他對自己進行了全面的改變,從一個害羞内向的人變得開朗自信,完全化蝶了。

組詞

成語:化蛹成蝶、化繭成蝶。

詞語:化作、化身、化解。

近義詞

改頭換面、脫胎換骨。

反義詞

原形畢露、裹足不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