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華藏世界的意思、華藏世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華藏世界的解釋

佛教指 釋迦如來 真身 毘盧舍那佛 淨土,是佛教的極樂世界,由寶蓮花中包藏的無數小世界組成的。 清 譚嗣同 《仁學》一:“ 恒河 沙數,世界種為一華藏世界。” 章炳麟 《建立宗教論》:“然近世汎神論之立説,則亦有可議者,彼其言曰:‘以一蟻子之微而比於人,人之大不知幾千萬倍也。’然此幾千萬倍者,要必有量,若人之比華藏世界,其大小則無有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華藏世界(Huá zàng shì jiè),是漢傳佛教,尤其是華嚴宗思想體系中的一個核心宇宙觀概念,指由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所住持、以蓮花為象征的無限莊嚴、清淨、圓滿的佛國淨土。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闡釋:

一、 詞義本源與基本定義 “華”指“蓮花”,象征清淨無染、微妙香潔;“藏”有含藏、攝持、寶藏之意;“世界”即指佛所教化的國土或宇宙。合稱“華藏世界”,意指如同蓮花般清淨莊嚴、含藏無盡功德與妙法的佛國世界。在漢語佛學辭典中,它特指《華嚴經》所描述的,由毗盧遮那佛為教主,由無數香水海、諸佛刹土層層無盡構成的宏大宇宙體系。

二、 結構特征:重重無盡 華藏世界的核心特征是其“無盡緣起”或“法界緣起”的結構。它并非一個單一的平面世界,而是由無數層級構成:

  1. 香水海與世界種:中央為“無邊妙華光香水海”,海中生出大蓮花(“大蓮華”),此蓮花中包藏着無數微塵數的世界,稱為“世界種”。每一個世界種又包含二十重不可說微塵數的世界。
  2. 二十重佛刹:每個世界種縱向分為二十層,每一層都有無量無邊的佛國淨土,諸佛菩薩于其中教化衆生。我們所熟知的釋迦牟尼佛教化的娑婆世界(即我們居住的世界),位于華藏世界第十三重。
  3. 圓融無礙:這些層層無盡的世界,彼此之間互含互攝,相即相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體現了華嚴宗“事事無礙法界”的圓融哲學。

三、 象征意義與哲學内涵 華藏世界不僅是地理空間的描述,更蘊含深刻的哲學與修行意義:

  1. 佛果境界的展現:它代表了毗盧遮那佛圓滿覺悟後所顯現的清淨法身境界,是佛的功德、智慧、慈悲的具象化。
  2. 衆生本具佛性:華藏世界的莊嚴并非外在,而是衆生本具佛性(如來藏)的圓滿顯現。修行即是通過覺悟,去除無明煩惱,使自心本具的華藏世界得以開顯。
  3. 法界實相:它揭示了宇宙萬法相互依存、互融互攝、無有障礙的真實相狀(法界實相),打破了主客、時空、一多的二元對立。

四、 經典依據 華藏世界的詳細描述主要源自漢傳佛教的根本經典之一《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華嚴經》),尤其是在《華藏世界品》中有系統闡述。此概念經過華嚴宗曆代祖師(如杜順、智俨、法藏、澄觀、宗密)的诠釋與弘揚,成為漢傳佛教宇宙觀和修行理論的基石。

權威參考來源:

  1. 丁福保 編. 《佛學大辭典》. “華藏世界”條目. (經典佛學工具書)
  2.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華藏世界”條目. (權威佛教百科全書)
  3. 方立天. 《中國佛教哲學要義》.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權威學者對華嚴哲學的闡釋)
  4. 魏道儒 譯注. 《華嚴經》(《華藏世界品》部分). 中華書局. (權威經典譯本及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

華藏世界是佛教宇宙觀中的核心概念,其内涵可從以下方面綜合闡釋:

一、基本定義與經典來源

華藏世界全稱「蓮華藏世界」,是毗盧遮那佛(法身佛)的淨土,出自《華嚴經》。其構成極具象征性:風輪托起香水海,海中生有巨型蓮花(種種光明蕊香幢),蓮瓣包裹着微塵數世界,形成多重宇宙系統。

二、空間與時間特性

  1. 無邊界性:超越時空限制,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平等,遠近無别,甚至「不出衆生一念之心」。
  2. 層級結構:共分二十層,每層環繞無數世界。娑婆世界(人類所在)位于第十三層,極樂世界、勝蓮花世界等皆屬其中。
  3. 網絡化存在:世界間如「天帝網」般相互映照、重重無盡,形成「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宇宙觀。

三、宗教意義

  1. 修行象征:娑婆與極樂世界本質無别,強調内心轉化即可觸及淨土,極樂世界是修行起點而非終點。
  2. 法身顯現:華藏世界的莊嚴相好對應毗盧遮那佛的圓滿報身(盧舍那佛),需至色究竟天方能直觀。

四、哲學延伸

清代譚嗣同以「恒河沙數世界種為一華藏世界」比喻宇宙無限性,章炳麟則借其闡釋衆生與法界的相對性。

注:完整細節可參考《華嚴經》及佛教宇宙觀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面兒百源鎊錯巴山越嶺備盛變風改俗筆尖博聞強志彩服常形赤符丹腦訂錢逗情泛盎販夫皂隸風格憤怒的葡萄敷條覆杅剛吐鬼董狐故事片兒蠱心喪志孤韻黑轓鴻胪正花瓣畫舡黃牓煎服教室緝綱盡齒踦頗酷官裂口陵絕龍蹻隆重開幕破約前經情知道圈套三多上本山崖社學時政記叔服屬疾送門狀談笑風生穨毀外側溫敏霞際香蔓消得蕭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