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書名。唐初虞世南輯。一百六十卷。分十九部,八百八十二類。摘抄唐代以前群書,彙集可供作詩文時參考、采用的詞藻、典故。是現存最早的一部類書。
《北堂書鈔》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類書之一,由隋唐之際著名學者虞世南(558-638)任秘書監期間編纂于秘書省北堂,故名"北堂書鈔"。全書共160卷,分19部852類,輯錄隋代以前古籍中可供吟詩作文之用的典故、詞藻和詩文佳句,保存了大量已散佚的先秦至隋代的文獻資料。
從編纂背景看,《北堂書鈔》成書于唐武德五年(622年)前後,正值虞世南執掌秘書省典籍期間。其編纂體例具有開創性,每類先摘引古籍語句作标題,次以小字注出原文或解釋,形成"詞條+出處+注釋"的三段式結構。如卷一百一引《詩經》"關關雎鸠"句,注明出自《周南》,并附陸機《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的注解。
從文獻價值角度,該書引書逾800種,其中《三輔決錄》《晉中經簿》等90%以上的典籍今已亡佚。清代學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時,便大量參考此書。當代學者研究六朝文獻時,仍将其與《藝文類聚》《初學記》并稱"唐代三大類書"。
需要特别說明的是,現存版本為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陳禹谟校刻本,雖經明人改動,但經過清代孫星衍、嚴可均等學者校勘,仍可窺見隋唐類書的原始面貌。國家圖書館藏有明抄本殘卷,是現存最早的抄本實物。
《北堂書鈔》是唐代初年編纂的一部類書,其核心信息如下:
《北堂書鈔》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類書之一,由虞世南在隋末唐初(約公元605-618年)輯錄而成,共160卷。類書是一種分類彙編文獻資料的工具書,主要用于詩文創作時參考詞藻、典故。
“北堂”指隋代秘書省的後堂,虞世南時任秘書郎,在此處完成編纂,故得名;“書鈔”即文獻摘抄。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漢唐地理書鈔》等文獻或權威曆史工具書。
别乞膊膊薄田抽薪止沸磁懸浮車輛蔥靈蔥倩皴劈麤質打踅掂折餌霞富平蓋巾宮棼共偫廣告國廄古稀顧嘴笳鼓人嘉生境壤警畏進講謹讓浪子回頭金不換骊峰零餘隴頭音信露電呂政曼頭明白拟程牌頭旁遑痞塊輕疎窮寵秋遊羣議攘除認明三字經閃顫屎橛駛足收録霜晩書紳術蓺泰折貪頑套圈外才危路五行相克響拓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