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堂書鈔的意思、北堂書鈔的詳細解釋
北堂書鈔的解釋
類書名。唐初虞世南輯。一百六十卷。分十九部,八百八十二類。摘抄唐代以前群書,彙集可供作詩文時參考、采用的詞藻、典故。是現存最早的一部類書。
詞語分解
- 北堂的解釋 古指士大夫家主婦居室,後以代稱母親婦洗在北堂。;;《儀禮;士昏禮》詳細解釋.古代居室東房的後部。為婦女盥洗之所。《儀禮·士昏禮》:“婦洗在北堂。” 鄭玄 注:“北堂,房中半以北。” 賈公彥 疏:“房
- 書鈔的解釋 亦作“ 書抄 ”。資料的輯錄。亦指輯錄資料而成的書籍。有時用作書名。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 孔融 孝廉,但談嘲戲; 曹植 辨道,體同書抄。” 南朝 梁 锺嵘 《詩品·總論》:
網絡擴展解釋
《北堂書鈔》是唐代初年編纂的一部類書,其核心信息如下:
1.基本定義
《北堂書鈔》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類書之一,由虞世南在隋末唐初(約公元605-618年)輯錄而成,共160卷。類書是一種分類彙編文獻資料的工具書,主要用于詩文創作時參考詞藻、典故。
2.内容結構
- 分類體系:全書分為19部(如帝王、禮儀、樂等),下轄882類。
- 資料來源:摘錄唐代以前群書内容,涵蓋經史子集,以詞句、典故為主,部分内容未标注出處。
3.名稱由來
“北堂”指隋代秘書省的後堂,虞世南時任秘書郎,在此處完成編纂,故得名;“書鈔”即文獻摘抄。
4.曆史地位
- 與《藝文類聚》《初學記》《白氏六帖》并稱唐代“四大類書”。
- 因成書早、收錄宏富,成為後世考據的重要文獻,但現存版本經明代陳禹谟修訂,已非原貌。
5.争議與補充
- 部分記載稱其成書于隋大業年間(605-618年),但虞世南主要活躍于唐初,時間需結合曆史背景理解。
- 書中音樂、歌舞等類目内容對古代文化研究有特殊價值。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漢唐地理書鈔》等文獻或權威曆史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北堂書鈔》一詞的意思是指古代中國的一種書寫材料。下面将對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簡要描述。
拆分部首和筆畫:
《北堂書鈔》的拆分部首為“⻏”和“⺘”,其中,“⻏”代表“阝”,“⺘”代表“頁”,共計12個筆畫。
來源:
《北堂書鈔》一詞的來源主要是因為在古代中國,北堂是皇帝寫書的地方,書寫材料使用的是一種特殊的紙張。這種紙張後來被稱為《北堂書鈔》。
繁體:
《北堂書鈔》的繁體字為「北堂書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北堂書鈔》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北堂書鈔」。
例句:
1. 他在圖書館裡研究古代文獻時,發現了一張保存完好的《北堂書鈔》。
2. 這部專論古代紙張的書籍中,詳細介紹了《北堂書鈔》的制作工藝。
組詞:
組詞方面,可以使用《北堂書鈔》一詞來構成其他相關詞彙,例如:北堂、書鈔等。
近義詞:
《北堂書鈔》的近義詞包括書卷、紙巾、文書等。
反義詞:
《北堂書鈔》的反義詞為木闆、石碑、竹簡等。
希望以上内容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