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偵察巡邏。亦指偵察巡邏的兵卒。《新唐書·李謹行傳》:“ 論欽陵 衆十萬寇 湟中 ,候邏不知,士樵采半散。”
“候邏”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候邏”指偵察巡邏的行為,也可代指執行偵察任務的兵卒。該詞由“候”(等待、觀察)和“邏”(巡邏)組成,強調在特定位置或時間進行監視與警戒。
構詞分析
曆史用例
出自《新唐書·李謹行傳》:“論欽陵衆十萬寇湟中,候邏不知,士樵采半散。” 此處描述敵軍突襲時,偵察兵未能及時察覺,導緻士兵潰散。
主要用于古代軍事語境,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新唐書》相關章節或古代軍事術語詞典。
《候邏》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等候、守候。
《候邏》的部首是人字旁和貝字旁,部首為人(亻)和貝(貝),筆畫總數為10。
《候邏》是一個古代漢字,具有悠久的曆史。它起源于古代先民對待人際關系的一種态度,強調等待和守護之意。
《候邏》的繁體字為「候邏」。
古時候,《候邏》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不同的時代和文化背景,文字形态可能發生變化。
1. 他心懷期待,候邏着自己心中的那個人。
2. 她守候了整整一個晚上,等待着他的歸來。
守候、等候、候選、候車、候補
等待、守護、盼望、期待
離開、放棄、忘記、失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