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後絕的意思、後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後絕的解釋

(1).謂沒有後代。《太平廣記》卷三二○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桓恭》:“吾終沒以來,七百餘年,後絶嗣滅,烝嘗莫寄。”

(2).謂以後不會再有。《南齊書·文學傳論》:“若 陳思 《代馬》羣章, 王粲 《飛鸞》諸製,四言之美,前超後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從漢語詞典角度考察,“後絕”是一個相對生僻的文言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向“斷絕後嗣”或“後繼無人”。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指家族或血脈傳承中斷,後代斷絕。多用于描述因無子嗣而導緻宗族祭祀無法延續的狀況。例如:

“身死國亡,為天下笑,子無後絕。”(《史記》相關評述中體現的語境)

二、古籍例證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

    明确收錄“後絕”詞條,釋義為:“後嗣斷絕”。該釋義源自古代文獻對宗法制度下血脈傳承中斷的記載。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3)

    強調其文言屬性,釋義為“斷絕後代”,常見于史書與政論文章,暗含對家族衰亡的警示。

三、構詞與語義演變

四、現代使用提示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僅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學術論述。需注意與“後繼無人”(側重事業傳承)、“絕嗣”(法律術語)等近義詞的語義差異。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3年
  3. 《史記》中華書局點校本
  4.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後絕”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沒有後代
    指家族或個體斷絕子嗣,無後人繼承。該含義在《太平廣記》《幽明錄》等文獻中被使用,如“後絶嗣滅,烝嘗莫寄”(家族斷絕祭祀無人供奉)。

  2. 以後不再有
    強調某事物或現象在某一時間點後永遠消失,例如《南齊書》提到“四言之美,前超後絕”,指四言詩的成就在後世無人超越。


二、詞源與結構


三、使用場景

  1. 曆史文獻:多用于描述家族傳承中斷或文學藝術成就的獨特性,如“前超後絕”形容空前絕後。
  2. 現代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屬于文言表達,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四、補充說明

該詞需結合文獻例句理解其深層含義,且兩個釋義均帶有“終結性”的負面色彩。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太平廣記》《南齊書》等原典。

别人正在浏覽...

哀憤百廢俱興巴勒斯坦保險裝置閉市不相稱扯爛污城市之光成也蕭何敗蕭何崇城充熾春稅刁天決地鄂縣房牙子發癢飛霞骠鳳曬翅挂甲錢國族牿亡顧心含珠橫說恨鐵不成鋼花瓶華清池呼紅叫六灰分胡支扯葉江槎簡化驕妄甲殻動物節文節肢動物禁牌酒颠科防渴羌斂态料敵如神伶工利養率耕瞞心霿淆目不暇接逆賊弄空頭牌使配房萁豆相煎奇功然物人魚蜀魄送鋪太原市萬民塗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