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後絕的意思、後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後絕的解釋

(1).謂沒有後代。《太平廣記》卷三二○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桓恭》:“吾終沒以來,七百餘年,後絶嗣滅,烝嘗莫寄。”

(2).謂以後不會再有。《南齊書·文學傳論》:“若 陳思 《代馬》羣章, 王粲 《飛鸞》諸製,四言之美,前超後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後絕”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沒有後代
    指家族或個體斷絕子嗣,無後人繼承。該含義在《太平廣記》《幽明錄》等文獻中被使用,如“後絶嗣滅,烝嘗莫寄”(家族斷絕祭祀無人供奉)。

  2. 以後不再有
    強調某事物或現象在某一時間點後永遠消失,例如《南齊書》提到“四言之美,前超後絕”,指四言詩的成就在後世無人超越。


二、詞源與結構


三、使用場景

  1. 曆史文獻:多用于描述家族傳承中斷或文學藝術成就的獨特性,如“前超後絕”形容空前絕後。
  2. 現代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屬于文言表達,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四、補充說明

該詞需結合文獻例句理解其深層含義,且兩個釋義均帶有“終結性”的負面色彩。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太平廣記》《南齊書》等原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後絕》的意思

《後絕》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事情發生後不複再出現,徹底斷絕。

拆分部首和筆畫

《後絕》的部首是“後”,拆分成兩個部分,上面是“口”字部,下面是“彳”字部。它的筆畫數為11畫。

來源和繁體

《後絕》是根據漢字的寫法和結構演變而來的,來源于古代的漢字書寫。在繁體字中,《後絕》寫作「後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後絕》在古代的寫法是更加簡潔的形式,沒有現代漢字的繁複結構,但意思相同。

例句

1. 這個房地産項目遭遇重大虧損後絕,不再有任何挽回的機會了。

2. 發生了那樣的事情,我們之間的友誼已經後絕了。

組詞

1. 後悔:事情發生後對自己的行為或決策感到懊悔。

2. 後果:事情發生後所帶來的結果或影響。

3. 後代:一個人的兒女以及之後的後輩。

近義詞

1. 斷絕:指某種聯繫、關系或行為的徹底中斷。

2. 絕後:指某個世系或血統在某人的死亡之後徹底斷絕繼承或傳承。

反義詞

1. 延續:指事情或狀态繼續存在、發展。

2. 保留:指将某種事物或情況保持在原樣或維持下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