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首的意思、北首的詳細解釋
北首的解釋
(1).頭朝北。古禮,人死入葬,屍體頭朝北,故北首為死人之象。《禮記·檀弓下》:“葬於北方,北首,三代之達禮也。”《左傳·哀公二十六年》:“ 得 夢 啟 北首而寝於 盧門 之外。” 杜預 注:“北首,死象。”《後漢書·蔡邕傳論》:“但願北首舊丘,歸骸先壟,又可得乎?”
(2).猶北向。《史記·淮陰侯列傳》:“方今為将軍計,莫如……北首 燕 路,而後遣辯士奉咫尺之書,暴其所長於 燕 , 燕 必不敢不聽從。” 張守節 正義:“首,音狩,向也。” 唐 韓愈 《南山詩》:“或靡然東注,或偃然北首。” 宋 嶽珂 《籲天辯誣通叙》:“三軍北首死敵之志益鋭,中原來蘇望霓之心益切。”
(3).謂降服。《隋書·炀帝紀》:“若有識存亡之分,悟安危之機,翻然北首,自求多福。”
(4).方位詞。北頭,北面。《兒女英雄傳》第七回:“靠東墻南首一架衣裳槅子,北首一桌兩杌。”
詞語分解
- 北的解釋 北 ě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後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北極星(出現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國
- 首的解釋 首 ǒ 頭,腦袋:首飾。首級。首肯(點頭表示同意)。 領導的人,帶頭的:首領。元首。首腦。首相(刵 )。 第一,最高:首都(?)。首府。 最先,最早:首次。首屆。首創。首日封。首義(首先起義)。 出頭
網絡擴展解釋
“北首”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具體釋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部詞典及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含義
-
頭朝北(象征死亡)
古禮中,人死後入葬時屍體頭朝北方,故“北首”被視為死亡的象征。例如:
- 《禮記·檀弓下》:“葬於北方,北首,三代之達禮也。”
- 《左傳·哀公二十六年》記載夢境“北首而寝”,杜預注:“北首,死象。”
-
北向、面朝北
表示方向或位置的朝向,如軍隊行進或建築方位。例如:
- 《史記·淮陰侯列傳》提到“北首燕路”,即向北通往燕國的道路。
- 韓愈《南山詩》中“偃然北首”描述山勢向北延伸。
-
降服、歸順
在政治或軍事語境中,引申為臣服于北方政權。例如:
- 《隋書·炀帝紀》載“翻然北首,自求多福”,指歸順北方以求保全。
-
方位詞(北面、北頭)
現代用法中可指代地理位置中的北側,如“北首山園”(顔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後哀策文》)。
二、文化背景
古代喪葬制度中,“北首”與陰陽觀念相關。北方屬陰,故死者頭朝北以順應自然秩序。這一禮儀在《禮記》《後漢書》等典籍中均有記載。
三、使用場景
- 文學創作:多用于描述方位、禮儀或隱喻生死。
- 曆史研究:分析古代戰争策略(如“北首燕路”)或政治歸附行為。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北首(běi shǒu)是指漢字中“北”字的首部分。拆分部首後得到“月”部(yuè)。
“北”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象形文字。據考證,它最初是描繪北方地形的圖形,後來逐漸演變成現代的“北”字。
在繁體字中,北字的寫法為“北”。此為台灣、香港等地常用的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北字有多種寫法。其中一種是“匕刂月”三個部分構成。這種寫法常見于戰國至漢代的青銅器上,但現代使用較少。
例句:
1. 這座城市位于華北地區的最北首。
2. 他的家鄉在中國的最北首,非常寒冷。
組詞:北方、南北、東北、西北等
近義詞:北面、北方、北邊
反義詞:南、南方、東南、西南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