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洪鐘的意思、洪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洪鐘的解釋

[large bell] 大鐘

聲如洪鐘

詳細解釋

見“ 洪鐘 ”。


亦作“ 洪鐘 ”。1.大鐘。《世本·作篇》:“ 顓頊 命 飛龍氏 鑄洪鐘,聲振而遠。” 宋 蘇轼 《送楊孟容》詩:“子歸治小國,洪鐘噎微撞。” 清 唐孫華 《壽座主講學仇先生二十六韻》:“洪鐘雖許扣,窺管竟無能。”

(2).洪亮的鐘聲。多用以比喻人洪亮的嗓音。 唐 顔真卿 《郭公廟碑銘》:“身長八尺二寸,行中絜矩,聲如洪鐘。” 柳青 《銅牆鐵壁》第六章:“ 二木匠 洪鐘一般的嗓音,就在拐渠的坡上吼叫 石蘭英 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洪鐘”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洪鐘(拼音:hóng zhōng)指大鐘,即體積龐大、聲音洪亮的鐘。該詞在古籍中常直接描述鐘的物理形态,例如《世本·作篇》提到“飛龍氏鑄洪鐘,聲振而遠”。

二、比喻與引申義

  1. 形容聲音洪亮
    常用于比喻人的嗓音雄渾有力,如唐代顔真卿《郭公廟碑銘》中“聲如洪鐘”,或現代作家柳青《銅牆鐵壁》中“洪鐘一般的嗓音”。
  2. 象征莊嚴與氣勢
    在文學中,“洪鐘”也用于營造肅穆或宏大的意境,如蘇轼詩句“洪鐘噎微撞”,以及《頭陀寺碑文》“洪鐘虛受,無來不應”。

三、相關用法與搭配

四、文化背景

古代鑄造洪鐘多用于祭祀、禮樂或警示,其聲響具有儀式性和權威性,如《西征賦》中“洪鐘頓于毀廟”的記載。

如需更全面信息,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或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洪鐘

洪鐘(hóng zhōng)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漢字詞語,其中“洪”是指聲音宏大、聲勢浩大,而“鐘”則指古代一種用來計時的樂器。

拆分部首和筆畫

“洪”字的部首是水(氵),它由三筆構成,從上到下依次是“丿、乙、丶”;而“鐘”字的部首是金(钅),它由十一筆構成,從上到下依次是“亠、冂、口、冖、凵、⺆、⺊、玄、亠、⺓、丶”。

來源

《爾雅》是我國最早的字典之一,其中對“洪鐘”的解釋是“洪亮的鐘聲”,可見“洪鐘”一詞來源于古代人們對于宏大聲音和樂器的描述。

繁體

繁體字中,“洪鐘”分别寫作“洪鐘”,字形相似,隻是在鐘字的右邊多了一個鐘字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的漢字,在形狀和結構上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和古代字形學的研究,古時候的“洪”字寫作“泃”,表示水聲;“鐘”字寫作“\",\\ ||“,表示古代鐘表的形狀。

例句

1. 教堂的鐘聲洪亮地響起,回蕩在整個村莊上空。

2. 在舞台上,樂器奏響,洪鐘般的聲音掀起了觀衆的熱烈掌聲。

組詞

1. 洪亮:形容聲音宏亮、響亮。

2. 洪水:形容水勢極大、泛濫成災的自然現象。

3. 鐘樓:指建築物中的鐘塔。

近義詞

宏亮、莊重、威嚴。

反義詞

微弱、低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