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洪鐘的意思、洪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洪鐘的解釋

[large bell] 大鐘

聲如洪鐘

詳細解釋

見“ 洪鐘 ”。


亦作“ 洪鐘 ”。1.大鐘。《世本·作篇》:“ 顓頊 命 飛龍氏 鑄洪鐘,聲振而遠。” 宋 蘇轼 《送楊孟容》詩:“子歸治小國,洪鐘噎微撞。” 清 唐孫華 《壽座主講學仇先生二十六韻》:“洪鐘雖許扣,窺管竟無能。”

(2).洪亮的鐘聲。多用以比喻人洪亮的嗓音。 唐 顔真卿 《郭公廟碑銘》:“身長八尺二寸,行中絜矩,聲如洪鐘。” 柳青 《銅牆鐵壁》第六章:“ 二木匠 洪鐘一般的嗓音,就在拐渠的坡上吼叫 石蘭英 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洪鐘(hóng zhōng)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意涵的古典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洪鐘指形體龐大、聲音洪亮的銅制打擊樂器,古代多用于宮廷禮儀或寺廟報時。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洪鐘特指“大而響亮的鐘”,強調其物理特征與聽覺效果。《漢語大詞典》補充說明,洪鐘亦可比喻“深沉雄渾的聲音”,如形容人嗓音或自然聲響的渾厚特質。

二、詞源演變 該詞最早見于《詩經·周頌》中的“贲鼓維镛”,東漢鄭玄注疏稱“镛,大鐘也”,印證“镛”為洪鐘的古稱。唐代《藝文類聚》引《西京雜記》記載“漢朝宗廟行禮,鳴洪鐘以節之”,表明其在禮儀制度中的應用。

三、文學意象 古典文學常以洪鐘象征莊嚴氣象,如範仲淹《嶽陽樓記》中“鐘鳴鼎食”的典故,暗含社會秩序與禮樂文明。蘇轼《石鐘山記》更通過“聲如洪鐘”的比喻,将自然現象與人文意象結合。

四、現代引申 當代語言使用中,洪鐘衍生出兩類引申義:其一形容老年人聲音洪亮(如“聲若洪鐘”),其二比喻具有警世價值的言論(如“警世洪鐘”)。此用法被《新華成語詞典》列為常見修辭手法。

(注:本文釋義綜合參考《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詩經》鄭玄箋注、《藝文類聚》《新華成語詞典》等權威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

“洪鐘”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洪鐘(拼音:hóng zhōng)指大鐘,即體積龐大、聲音洪亮的鐘。該詞在古籍中常直接描述鐘的物理形态,例如《世本·作篇》提到“飛龍氏鑄洪鐘,聲振而遠”。

二、比喻與引申義

  1. 形容聲音洪亮
    常用于比喻人的嗓音雄渾有力,如唐代顔真卿《郭公廟碑銘》中“聲如洪鐘”,或現代作家柳青《銅牆鐵壁》中“洪鐘一般的嗓音”。
  2. 象征莊嚴與氣勢
    在文學中,“洪鐘”也用于營造肅穆或宏大的意境,如蘇轼詩句“洪鐘噎微撞”,以及《頭陀寺碑文》“洪鐘虛受,無來不應”。

三、相關用法與搭配

四、文化背景

古代鑄造洪鐘多用于祭祀、禮樂或警示,其聲響具有儀式性和權威性,如《西征賦》中“洪鐘頓于毀廟”的記載。

如需更全面信息,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或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傲虐百原兵勢波浪鼓長沒誠理錯錣甸農雕欄東格陵蘭寒流方辇肥偉風告封己浮麥襆頭矸石功作購拿鈎辀格磔故故過諐好像衡量昏黯驚捷凈門景升豚犬酒果局跽峻網可事連城價料柬捩眦龍膏履道坊梅頰目熟撚金膨脹批傾遷奉籤條契密酋健三表五餌釋回增美誓戒十體試銜台盤忘餐未遇襄事賢亮祆神歇伏晞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