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鴻郤陂的意思、鴻郤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鴻郤陂的解釋

即 鴻隙陂 。《後漢書·鄧晨傳》:“ 晨 興 鴻郤陂 數千頃田, 汝 土以殷。” 李賢 注:“ 鴻郤 ,陂名,在今 豫州 汝陽縣 東。 成帝 時, 關 東水陂溢為害, 翟方進 為丞相,奏罷之。”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淮水》:“陂水又東南流,為 上慎陂 ,又東為 中慎陂 ,又東南為 下慎陂 ,皆與 鴻郤陂 水散流。”一本作“ 鴻郄陂 ”。參見“ 鴻隙陂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鴻郤陂”(又稱“鴻隙陂”)是古代中國重要的水利工程,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鴻郤陂”是古代蓄水灌溉工程的名稱,“陂”指人工修築的堤塘或水庫。其名稱可能源于地理特征或修建者命名,主要功能為調節水流、防洪抗旱。


地理位置

位于今河南省正陽縣、息縣一帶,跨汝河與淮河之間,通過蓄積淮河支流水源形成灌溉網絡,覆蓋數百裡區域。


曆史沿革

  1. 始建與廢棄

    • 始建時間不詳,西漢成帝時期(公元前16~前9年)因水患頻發,丞相翟方進奏請廢除,導緻當地旱災時無水可用,民怨四起。
  2. 東漢修複與繁榮

    • 東漢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汝南太守鄧晨命水利專家許楊主持修複,曆時數年建成堤塘400餘裡,恢複灌溉數千頃農田,使汝南郡成為“魚米之鄉”。

功能與影響


争議與評價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文獻記載,可參考《後漢書·鄧晨傳》《水經注·淮水》及漢代水利檔案。

網絡擴展解釋二

鴻郤陂:詞義解釋

《鴻郤陂》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表示“巨大的湖泊”或“廣闊的濕地”,形容水勢浩大、面積遼闊的湖泊或濕地。

拆分部首和筆畫

《鴻郤陂》的拆分部首是“鳥”和“阜”,其中,“鳥”為上部分,表示與鳥類相關的事物,“阜”為下部分,表示土堆或山岡。該詞的總筆畫數為18。

來源和繁體

《鴻郤陂》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楚辭·離騷》一文,其中有這樣一句詩句:“抽象朋兮方鴻郤。”後來逐漸演變成了現代用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鴻郤陂”一詞通常寫作“鴻郤陂”。

例句

1. 這座鴻郤陂的湖泊面積很廣,可以供養無數的魚類。

2. 這片沼澤地是一片鴻郤陂,生态環境非常豐富。

組詞

1. 鴻郤湖、 鴻郤淺灘、鴻郤水域、鴻郤沼澤等。

近義詞

巨大的湖泊、廣闊的湖泊、浩大的湖泊、廣闊的濕地、巨大的濕地等。

反義詞

小湖、狹小的濕地、幹燥的地區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