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溝 和 渭水 的并稱。《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笃》:“ 鴻 渭 之流,徑入于 河 ,大船萬艘,轉漕相過。”
“鴻渭”是一個組合詞,由“鴻”和“渭”組成,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鴻渭”指鴻溝和渭水的并稱。其中: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笃》中的記載:“鴻渭之流,徑入于河,大船萬艘,轉漕相過”。此句描述了兩條水系的地理位置及古代漕運的繁忙景象。
用法與語境
補充說明
在組詞結構上,“鴻”與“渭”均為專有名詞,組合後具有指代特定區域的複合含義。類似用法還有“泾渭”(泾河與渭河)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兩河的曆史或文化背景,可參考《後漢書》原文或相關地理志研究。
鴻渭,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是指長河和渭河之間的地段。
鴻渭的拆分部首為鳥和水,其中鳥為鳥部首,水為水部首。拆分後,鴻渭的筆畫分别為9畫和11畫。
鴻渭這個詞源于《詩經》中的《周南·鴻雩》一詩,詩中提到:“鴻雩在宇,荷澤而飛。宜作鴻漸,嗟爾君子。”此詩描述了天空中飛行的大雁,這裡面的“鴻漸”就是指大雁飛行時,領導起飛的一隻大雁。而後來的時代,人們根據這個概念發展出了“鴻渭”的概念。
在繁體字中,鴻渭的寫法為「鴻濰」,仍然由鳥部和水部組成。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鴻渭的寫法是有所變化的。其中,鴻寫作「鳳」,渭寫作「濰」。
1. 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對鴻渭的描繪。
2. 劉墉的散文中,經常以鴻渭喻人生的滄桑和變遷。
鴻渭演義、渭洛書院、渭河邊、鴻運當頭
長江
骊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