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濕的意思、卑濕的詳細解釋
卑濕的解釋
(1).地勢低下潮濕。《史記·貨殖列傳》:“ 江南 卑溼,丈夫早夭。” 唐 白居易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詩:“猶恐清光不同見, 江陵 卑濕足秋陰。”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蜚蠦即臭蟲》:“﹝臭蟲﹞大抵生於湫隘卑溼之地。” 郭沫若 《羽書集·長沙喲,再見》:“古人說: 長沙 乃卑濕之地。不錯,從 嶽麓山 俯瞰的時候, 長沙 的确是卑。在街上沒有太陽而且下雨的時候, 長沙 的确是濕。”
(2).謂意志低下消沉。《荀子·修身》:“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卑溼重遲貪利,則抗之以高志。” 楊倞 注:“卑謂謙下,溼亦謂自卑下如地之下溼然也。《方言》:‘溼,憂也。自關而西,凡志而不得,欲而獲,高而有墜,行而中止,皆謂之溼。’”
詞語分解
- 卑的解釋 卑 ē 低下,低劣:卑鄙。卑下。卑劣。卑微。卑怯。卑恭。地勢卑濕。卑以自牧(保持謙虛的态度以提高自己的修養)。 古同“俾”,使。 亢尊 筆畫數:; 部首:十; 筆順編號:
- 濕的解釋 濕 (濕) ī 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與“幹”相對:濕度。潮濕。濕潤。濕熱。濕漉漉。 中醫學名詞:濕氣。濕邪。濕瀉。 幹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卑濕”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地理環境意義
指地勢低窪且潮濕。常見于古籍中描述南方或特定區域的自然環境。例如:
- 《史記·貨殖列傳》記載:“江南卑濕,丈夫早夭。”
- 唐代白居易詩中也提到“江陵卑濕足秋陰”,均指地理上的低窪潮濕特征。
二、心理狀态意義
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卑微,帶有消極的心理狀态。例如:
- 《荀子·修身》提到“卑溼重遲貪利”,楊倞注解為“自卑如地之卑濕”,強調精神層面的低落。
其他補充
現代造句示例如:“京津冀古為廣平卑濕之地”,延續了地理意義的用法。該詞在當代使用頻率較低,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
以上解釋綜合了《史記》《荀子》等經典文獻及權威詞典釋義,核心含義集中于自然環境和心理狀态兩方面。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卑濕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卑濕(bēi shī)是一個漢語詞語,形容某人或某事處于貧弱、卑微或低下的狀态。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社會地位不高、聲音低沉、态度謙遜或者自卑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卑濕的拆分部首是“卑”和“氵”。其中,“卑”是主要的意思部分,它表示低下、卑微的含義。而“氵”是水的意思部分,僅用于構詞,沒有具體意義。
來源
卑濕是由兩個獨立的漢字組合而成的詞語,起初可能是通過描述某人或某事處于低下狀态的形容詞組合。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演變成一個常用的詞彙。
繁體
卑濕的繁體字為“卑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卑濕的寫法可能與現在稍有不同。由于漢字的演變與發展,一些筆畫或書寫規範可能會有所變化。
例句
1. 他一直保持着卑濕的态度,從不誇耀自己的成就。
2. 這個家庭生活十分卑濕,無法滿足基本需求。
組詞
卑濕沒有常見的組詞形式,但可以與其他形容詞和名詞組合來構成更具體的描述。
近義詞
卑濕的近義詞包括:卑微、低賤、卑下等,它們都具有描述處于低下、不尊貴位置的含義。
反義詞
與卑濕相反的詞語有:崇高、高貴、尊貴等,它們形容處于崇高、高位、尊貴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