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赦。 唐 韓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會聯句》:“洪赦方下究,武飈亦旁魄。”
“洪赦”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洪赦(拼音:hóng shè,注音:ㄏㄨㄥˊ ㄕㄜˋ)指大赦,即國家依法對罪犯普遍免除或減輕刑罰的行為。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韓愈與李正封的《晚秋郾城夜會聯句》:
“洪赦方下究,武飈亦旁魄。”
(意為:大赦的政令剛剛頒布施行,武力的威懾也隨之展現。)
“洪赦”是古代文獻中表示“大赦”的書面用語,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或文學語境。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詩詞背景,可參考《晚秋郾城夜會聯句》的完整文本。
洪赦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詞,意為寬恕。現代标準漢字拆分部首為氵和赫,共包含9個筆畫。
洪赦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出自《尚書·禹貢》:“衆罪其赦,不滋其病。鋪錦瑟兮,升虛輿。”意思是鋪設錦瑟,升起空輿。這裡洪赦指的是赦免衆罪,既表現了寬恕的行動,又象征了罪過的消散。
洪赦的繁體字為「洪赦」,與簡體字形相同。
古時候洪赦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的記載,古代的洪赦在字形上與現代稍有差别,其中“洪”字的上部由“氵”(水字旁)替代,表示洪水的氣勢;而“赦”字的下部則用“貝”(貝字旁)來替代。古代洪赦的整體寫法更加形象地表達了寬恕的意思。
1. 比如在宗教中,洪赦被視為一種聖潔的行為,使人們可以獲得内心的解脫。
2. 領導者的一次洪赦,使得那些犯過錯誤的員工感到寬慰,并重新獲得了機會。
1. 洪恩:指寬大恩賜。
2. 赦免:指免除罪過,給予寬恕。
3. 洪容:形容度量大,容忍度高。
1. 寬恕:表示原諒和不追究過錯。
2. 赦免:表示免除懲罰并原諒。
3. 原諒:表達對錯誤或過錯的寬容和接受。
1. 負罪:指背負罪過而受到懲罰或責備。
2. 報複:表示對别人的傷害做出回應或報複。
3. 懲罰:表示對錯誤或過錯進行懲戒或訓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