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著;傑作。 明 張居正 《答廉憲王鳳洲書》:“家君在時,曾以祠碑,瀆求名筆,荷蒙不棄,貺以鴻篇。” 陶曾佑 《中國文學之概觀》:“故心花怒放,髓海難枯,而傑搆鴻篇,大率超羣出類。”
“鴻篇”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指巨著或傑作,尤指篇幅宏大、内容豐富的文學作品。其核心含義強調作品的規模與質量,常用于贊美文學、學術等領域的重要著作。
詞源與構成
用法與語境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的曆史用例或經典文獻,可參考《中國文學之概觀》等資料。
《鴻篇》是一個漢語詞語,形容文章或著作篇幅長、内容廣泛、辭章華美,并有深厚的學術或思想内涵。
“鴻篇”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鳥”和“犬”。其中,“鳥”是右邊部首,表示與鳥相關的字義,而“犬”是左邊部首,表示與狗相關的字義。
根據筆畫的計算,這個詞總共有22個筆畫。
“鴻篇”最早出現于《莊子·逍遙遊》一篇,意為“大篇章”。後來逐漸演變為形容文章的篇幅長、内容廣泛、辭章華美的意思。
“鴻篇”的繁體字為「鴻篇」。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與現代相比,部分字形有所不同。但是,“鴻篇”這個詞的字形在古代和現代沒有明顯的差異。
1. 他的論文像一篇鴻篇巨制,覆蓋了許多重要學術領域。
2. 這本小說以其鴻篇宏論和獨特的文風赢得了讀者的廣泛贊譽。
1. 經文鴻篇
2. 著作鴻篇
3. 論文鴻篇
1. 大篇幅
2. 博大精深
3. 辭章華美
1. 小品文
2. 簡短
3. 淺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