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大的繩索。 唐 李白 《崇明寺佛頂尊勝陀羅尼幢頌》:“纔擊鼓以雷作,拖鴻縻而電掣。”
“鴻縻”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李白詩中“拖鴻縻而電掣”一句,通過比喻手法,将佛幢的莊嚴與自然界的雷霆之力結合:
“鴻縻”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僅在研究古典文獻或詩詞賞析時可能涉及。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背景,可參考李白詩集的注釋或唐代文學研究資料。
《鴻縻》(hóng mí)一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鴻”和“縻”。其中,“鴻”字的部首是“鳥”,它由9個筆畫構成;“縻”字的部首是“糸”,它由15個筆畫構成。
《鴻縻》是一個古漢語詞語,起源于中國古代文獻。它在《左傳》這部古代曆史書籍中被使用。這個詞的意思是“德音遠被”,主要是指一位有着廣泛影響力的君主或政治領袖。
《鴻縻》的繁體字形為「鴻縻」。
在古代,漢字書寫形式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古籍記載,古時候《鴻縻》這個詞的寫法為「鴻縻」。
1. 孔子的思想影響了整個後世,他被譽為中國曆史上的一位偉大的鴻縻人物。
2. 這位政治家通過精心謀劃的外交政策,成功地實現了國家之間的鴻縻。
3. 他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進行了一系列的鴻縻舉措。
組詞:鴻縻人物、鴻縻舉措、鴻縻影響。
近義詞:輔弼、鼎力。
反義詞:短淺、無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