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的意思、北齊的詳細解釋
北齊的解釋
朝代名。 北朝 之一。公元550年 高歡 子 高洋 取代 東魏 ,自立為帝,國號 齊 ,都 邺 (今 河北 臨漳 西)。為與 南朝 齊 相别,史稱 北齊 。據有今 河北 、 山東 、 山西 、 河南 及 遼甯 省西部。公元577年為 北周 所滅。曆六帝,二十八年。
詞語分解
- 北的解釋 北 ě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後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北極星(出現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國
- 齊的解釋 齊 (齊) í 東西的一頭平或排成一條直線:齊整。參差不齊。 達到,跟什麼一般平:見賢思齊。河水齊腰深。 同時;同樣;一起:齊名。齊聲。齊心協力。一齊前進。 全;完全:齊全。人到齊了。 中國周代諸侯國
網絡擴展解釋
北齊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朝的重要政權之一,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 存在時間:公元550年至577年,共曆6帝,享國28年。
- 建立者:高洋(高歡次子),通過逼迫東魏孝靜帝禅位建立政權。
- 都城:邺城(今河北臨漳縣西、河南安陽縣一帶)。
- 别稱:因皇室姓高,又稱“高齊”;為區别于南朝齊,史稱“北齊”或“後齊”。
二、曆史背景
- 北魏分裂:
北魏于534年分裂為東魏(高歡控制)和西魏(宇文泰控制),北齊即由東魏權臣高氏家族演變而來。
- 高歡的奠基:
高歡憑借軍事才能掌控東魏,其子高洋于550年篡位稱帝,改國號為“齊”,标志北齊正式建立。
三、疆域與政權特點
- 疆域範圍:
繼承東魏領土,涵蓋今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及蘇北、皖北地區,鼎盛時面積約91萬平方公裡。
- 統治特征:
- 軍事強盛:高洋初期多次擊敗庫莫奚、契丹、突厥等外族,鞏固北方邊疆。
- 暴政與荒淫:後世稱“禽獸王朝”,因高氏統治者多殘暴荒誕(如高洋酗酒濫殺、高湛亂倫),政治混亂。
四、滅亡與影響
- 衰落原因:
後期君主昏庸,内部争鬥頻繁,加上北周(西魏繼承者)的崛起。
- 滅亡時間:
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攻滅北齊,統一北方。
五、文化貢獻
- 顔之推與《顔氏家訓》:
北齊學者顔之推的著作成為古代家庭教育典範,名句如“巧僞不如拙誠”流傳後世。
如需更詳細的年表或人物事迹,可參考高權威性史料如《北齊書》或專業曆史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北齊(běi qí)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漢字詞語,下面給出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 北字由“匕”和“北”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2筆。
- 齊字由“齊”部首和“齊”兩個相同的部分組成,總共有13筆。
北齊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曆史上的北齊朝代,北齊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一個朝代(公元550-577年)。該朝代由高洋建立,統治于北方的中國。因此,北齊一詞通常被用來指代這段曆史。
北齊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在古時候,北齊可能有一些不同的漢字寫法,但與現代的寫法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個關于北齊的例句:
- 北齊時期,文化繁榮,藝術和文學取得了很大發展。
關于北齊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可以根據具體語境進行補充,因為這些會因語境而異。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