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road-minded]∶寬宏大度
宏博的胸襟
(2) [extensive]∶廣博
内容宏博
(1).宏偉,博大。《陳書·張種傳》:“ 種 沉深虛靜,而識量宏博,時人皆以為宰相之器。” 唐 韓愈 《與大颠師書》:“ 大颠師 論甚宏博,而必守山林,義不至城郭,自激修行。” 宋 蘇轍 《上樞密韓太尉書》:“ 孟子 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 明 李東陽 《明故中順大夫南京太常寺少卿夏公行狀》:“﹝ 夏公 ﹞為詩文宏博豪放,舉筆千百言,而感世觸物,義歸於正。”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五章第三節:“ 郭璞 《江賦》,源出 漢 魏 大賦,氣魄雄偉,取材宏博。”
(2).特指知識廣博。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 仲甫 才勇有文,頃從事於 郭崇 ,教其射法,後 崇 反師之,贍辨宏博,縱橫可用。” 清 管同 《恩縣四女祠碑》:“ 孫公 宏博淹雅,習知古事,千載聵瞀,一辨而明。”
“宏博”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hóng bó,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釋:
形容氣魄宏大或規模廣博
指事物具有宏偉、博大的特質,常用于描述胸襟、格局或文章風格。
例句:
特指學識淵博
側重描述知識儲備的豐富性與廣泛性。
例句:
“宏博”既可用于形容客觀事物的宏大格局,也可描述主觀層面的學識與胸襟,是一個兼具形與神的褒義詞。需注意與特定品牌(如“湖北宏博食品”)區分,避免混淆。
“宏博”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宏”和“博”。
“宏”字的部首是宀,拼音為“hōng”,它由兩個筆畫組成。
“博”字的部首是十,拼音為“bó”,它由十二個筆畫組成。
“宏博”一詞可以追溯到《莊子·逍遙遊》中的描述:“天地之大,人猶有所思;思慮之廣,人猶有所不見。故孔子以‘聰明’者為盲,爾我亦然。則孔子之言非宏博乎?”
這裡的“宏博”指的是思想的廣博、見識的廣大。
“宏博”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宏博”。
在古代,有一種漢字寫法叫做隸書,隸書中的“宏博”字寫作“宏博”。
他的知識宏博,無論什麼話題都能參與讨論。
宏大、宏觀、宏圖、光宏、宏偉。
淵博、博學、博大、廣博。
狹窄、淺薄、貧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