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知章(659年-744年),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唐代會稽永興人,證聖進士,官至秘書監,後還鄉為道士。工文辭,善草隸,嗜酒縱誕,與李白友善"。其姓名含義具有典型唐代文人特征:"賀"為姓氏,源于慶賀之意;"知章"出自《尚書》"知人則哲,能官人"的典故,寄托着通曉典章、明達事理的内涵。
在文學成就方面,賀知章被《中國文學史》列為"吳中四士"之首,其七言絕句《詠柳》被收錄于《全唐詩》卷112,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比喻手法開創詠物詩新境界。五言詩《回鄉偶書》中"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更成為漢語中表達鄉愁的經典範式。
據《唐代書法史》記載,賀知章以"草隸"聞名,其書法作品《孝經》現存于日本宮内廳三之丸尚藏館,筆勢"縱筆如飛,酌而不竭",被宋代《宣和書譜》評為"與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其"飲中八仙"的稱號,源自杜甫《飲中八仙歌》"知章騎馬似乘船"的生動描寫,展現了唐代文人的放達風範。
《舊唐書》本傳記載其"晚年尤加縱誕,無複規檢",這種狂放性格與藝術創造力相輔相成。作為最早賞識李白的文壇前輩,他在長安"金龜換酒"的典故被《唐才子傳》收錄,體現了提攜後進的名士風度。其墓葬位于浙江省蕭山縣,1989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賀知章是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其生平與成就可從以下方面綜合闡述:
賀知章(約659-744年),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人。少時以詩文聞名,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後曆任國子四門博士、太常博士、禮部侍郎、秘書監等職,晚年辭官歸隱為道士。
擅長草書與篆書,風格狂放灑脫,與張旭等人交好,作品被贊為“風流倜傥”。
為人曠達不羁,嗜酒善談,與李白、張旭等并稱“酒中八仙”。晚年歸隱後仍保持豪放性情,留下“四明狂客”的雅號。
作為盛唐文化代表人物之一,其詩文與書法對後世文人影響深遠,生平事迹在《舊唐書》《新唐書》中均有記載。
注:以上信息綜合了多來源記載,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舊唐書》《新唐書》等權威史料。
背槽抛糞産舍祠寺竄削德刑釣遊之地諜者斷獄昉始番薥分區焚巫袱駝改物寡能鬼躁海隅和贽懷遲薦辟進程機任口碑載道苦夏浪迹萍蹤龍藻毛重惱聒内帑蹼蹼蹡蹡鉗盧巧辭癄瘁喬裝打扮騎鳳囚綠記如次生軍石潭守白蜀祿碩茂說實話淑婉太常公太師槅談晤同窗投金濑晚雕畏恐微嫌幄帳無奈鹜外烏鰂墨嫌肥挑瘦相君詳酌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