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何勿 ”。1.什麼東西;什麼人。《管子·小問》:“ 桓公 曰:‘何物可比於君子之德乎?’”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帝問曰:‘ 夏侯湛 作《羊秉叙》,絶可想。是卿何物?有後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志》:“ 盧志 於衆坐問 陸士衡 :‘ 陸遜 陸抗 是君何物?’”
(2).什麼,哪一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潮水至, 沉令 起彷徨,問:‘牛屋下是何物人?’”《晉書·王衍傳》:“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寧馨兒!然誤天下蒼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後漢書·文苑傳·祢衡》“死公!雲等道” 唐 李賢 注:“等道,猶今言何勿語也。” 宋 嶽珂 《桯史·天子門生》:“ 檜 大怒曰:‘我殺 趙逵 ,如獼狐兔耳,何物小子,乃敢爾耶!’”
“何物”是一個古漢語疑問代詞,主要用于表示對事物、人物或本質的疑問。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疑問事物
疑問人物
探究本質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世說新語》《管子》等文獻。
何物(hé wù)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它具有多重含義,可以指代事物、物品。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為"亻"(人字旁),右邊為"勿"(勿字旁),由共八個筆畫構成。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古漢語,其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漢字中,"何"的寫法為"可",而"物"的寫法則是"牛"。因此,古漢字的寫法為"可牛"。
在繁體字中,"何"的寫法為"何",而"物"的寫法仍為"物"。
以下是對"何物"這個詞語的一些例句:
1. 他看到了一個黑暗的影子,但是無法辨認出是何物。
2. 那個盒子裡裝有一些奇怪的東西,她不知道是何物。
3.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我,不知道該如何找到答案是何物。
"何物"這個詞語可以與其他詞語進行組詞,例如:
1. 何時:什麼時候。
2. 何處:什麼地方。
3. 何等:什麼樣的。
這些詞語的意思都與"何物"有一定的關聯,可以在表達時根據具體的語境進行使用。
與"何物"相近的詞語有"什麼"、"物品",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代相似的事物,但在具體用法上可能有所不同。
與"何物"相反的詞語是"無","無物"表示沒有事物存在,沒有了任何東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