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 南朝 梁 詩人 何遜 。因其曾兼任尚書水部郎,後世因稱之為 何水部 。見《南史·何遜傳》。 清 孫枝蔚 《同孝威仙裳田授飲趙乾符郡丞署中》詩:“且和吟梅 何水部 ,休歌行路 鮑參軍 。”
“何水部”指南朝梁代詩人何遜的别稱,因其曾任尚書水部郎而得名。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源與含義
“何水部”中的“水部”指尚書省下屬的水部司,主管水利事務。何遜因兼任此職,後世以官職代稱其人。這一稱謂常見于古代文學評論,如清代孫枝蔚詩句“且和吟梅何水部”即引此典。
何遜生平與成就
何遜(約466-519年),字仲言,南朝梁代著名詩人,以山水詩見長。據《南史·何遜傳》記載,他八歲能賦詩,弱冠(20歲)即被舉為秀才,與文學家範雲結為忘年交,文風清麗工巧,對唐代杜甫等詩人有深遠影響。
後世評價與引用
明清文人常以“何水部”代指何遜,凸顯其官職與文學成就的雙重身份。例如《佩文韻府》《骈字類編》等典籍均收錄此别稱,作為對何遜的雅稱。
該詞屬于曆史人物别稱類詞彙,多用于文學領域。可通過《南史》《漢典》等權威文獻進一步查證。
何水部是一個漢字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何”和“水部”。
“何”是一個常見的漢字,部首是人,總筆畫數為7。
何字最早的古文字形是由兩個人字組成,表示兩個人相互依靠。隨着演變,古代修飾詞“何”開始使用,表示“什麼”的意思。
“水部”是一個漢字的部首,表示與水有關的事物。
水部的總筆畫數為4。
何水部的繁體字為「何水部」。
古代漢字中,何水部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整體結構和意思基本相似。
1. 他不知道何水部的意思。
2. 請你告訴我何水部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 何時(何時發生)
- 何地(何地出生)
- 何處(何處旅行)
沒有明确的近義詞。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