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溫暖。
“龢暖”是一個較為古雅的詞彙,主要用于形容溫暖、和煦的狀态,常見于古代文學作品。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龢暖”由“龢”(同“和”,意為和諧、調和)與“暖”組合而成,整體指溫和而不燥熱的溫暖感,常用來描述氣候或環境(如春風、陽光等)的舒適宜人。
文學用例
漢代王逸在《九思·傷時》中寫道:“風習習兮龢暖,百草萌兮華榮”,描繪了和風溫暖、草木萌發的春日景象,體現自然界的生機與和諧。
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龢暖”,更常見“暖和”“溫暖”等詞。其部首為“日”(與時間、氣候相關),結構為左右型,讀音為nuǎn。
補充說明:古文中“煖”與“暖”常互通(如“龢煖”同“龢暖”),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分析古籍用例,建議查閱《說文解字》等權威文獻。
《龢暖》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情感溫暖、心情宜人,也可用來形容事物溫暖舒適的狀态。
《龢暖》的部首是“龍字底部的一橫”,筆畫數為12畫。
《龢暖》一詞源自古漢語,最早出現在《孔雀東南飛》一書中,由著名作家徐文長使用。
《龢暖》的繁體字為「龢暖」。
在古代,漢字《龢暖》的書寫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整體結構和含義基本相同。
1. 他的笑容讓我感到龢暖。
2. 在寒冷的冬天,一杯熱茶可以帶來龢暖。
3. 孩子們緊挨着坐在爐火旁,感受到了龢暖的溫度。
1. 龢暖和 - 形容兩個人之間的情感溫暖。
2. 心龢暖洋溢 - 形容内心溫暖而愉悅。
3. 龢暖如春 - 形容氛圍溫馨舒適,如春天般溫暖。
1. 溫暖
2. 舒適
3. 慈愛
1. 寒冷
2. 冷酷
3. 冷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