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get on well with others]∶跟大家合得來;群衆關系融洽
他向來不合群
(2) [be gregarious]∶組成集體,分工合作
合群放牧
(1).和合群衆;團結群衆。《荀子·非十二子》:“古之所謂士仕者,厚敦者也,合羣者也。” 楊倞 注:“合,謂和合。羣,衆也。” 章炳麟 《訄書·訂孔》:“ 荀卿 以積僞俟化治身,以隆禮合羣治天下。” 陳毅 《六十三歲生日述懷》詩:“隻有共6*産6*黨,敢于大合羣。人民擁護黨,黨依靠人民。”
(2).與集體融洽相處。 老舍 《駱駝祥子》五:“他們多少以為他不大合群,别扭。”
(3).猶成群。《羊城晚報》1984.5.16:“隨時都會遭到龔擊的家鼠是不會合群嬉耍的,隻能獨個兒跳竄奔跑尋開心。”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合群漢語 快速查詢。
“合群”是一個多維度概念,既指人際交往中的融洽狀态,也包含群體協作的傾向。以下是詳細解釋:
人際融洽
指個體與群體相處和諧,能建立良好關系。例如“性情孤僻者通常不合群”。
群體協作
強調通過分工合作形成集體,如“合群放牧”等傳統生産模式。
合群既是個人社交能力的體現,也是社會協作的基礎。其内涵隨語境變化,需平衡個體獨立性與群體適應性。
《合群》是一個表示人或動物群體相互融洽、和諧相處的詞語。合指相互結合,群指群體。合群通常用來形容個體在集體中互相交流、協作、共同發展的狀态。
合群的部首是《合》字的左邊的“扌”部,筆畫數是5畫。
《合群》是中文詞語,來源于古代漢字演變而來。在繁體字中,合群的寫法仍然是“合群”,沒有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合群的古代寫法可以是「合團」或「合川」等。
1. 這隻小狗和其他狗狗很合群,從不打架或争搶食物。
2. 她性格開朗,容易和人合群,所以很受大家喜歡。
1. 合作:指多方共同努力,共同完成任務或達到目标。
2. 協同:指多個人或團體共同協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務。
孤僻:指一個人不願意與他人交往、獨處的狀态。
合作、合理、合情、合影、群體、集中、合唱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