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徵苛役的意思、橫徵苛役的詳細解釋
橫徵苛役的解釋
(橫今讀héng)謂濫收捐稅,徭役嚴酷。 清 陳天華 《中國革命史論》第二章第四節:“夫以 始皇 、 二世 之橫徵苛役,淫刑以逞,以 漢高 較之,仁暴自相天壤。”
詞語分解
- 橫的解釋 橫 é 跟地面平行的,與“豎”、“直”相對:橫梁。橫楣。橫額。橫幅。橫批。橫披(長條形橫幅字畫)。橫匾。橫标。橫空。 左右向的,跟目視方向垂直的,與“豎”、“直”、“縱”相對:橫寫。橫排。橫向。橫斜。
- 苛役的解釋 繁重的勞役。 宋 司馬光 《交趾獻奇獸賦》:“浮費省而物不屈於求須,苛役蠲而農不妨於耘耨。” 元 周權 《長城》詩:“猶傳鬼神風雨夕,知是當時苦苛役。”
網絡擴展解釋
“橫徵苛役”是一個漢語成語,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含義
指統治者濫收捐稅并實施嚴酷的徭役,形容對百姓的殘酷剝削。該詞帶有強烈貶義,常用于批判暴政。
讀音與結構
- 發音:hèng zhēng kē yì(“橫”在此語境中讀第四聲)。
- 結構:聯合式成語,由“橫征”與“苛役”兩部分組成,分别表示強行征收和嚴酷勞役。
出處與用法
- 出處:清代陳天華《中國革命史論》第二章第四節:“夫以始皇、二世之橫征苛役,淫刑以逞,以漢高較之,仁暴自相天壤。”。
- 用法:作謂語、定語或賓語,用于描述剝削行為(例:“秦朝橫征苛役,終緻民變”)。
補充說明
- 近義詞:橫征暴斂、苛捐雜稅(需結合具體語境)。
- 反義詞:輕徭薄賦、與民休息。
- 曆史背景:中國古代常以此類成語批判賦稅與勞役過重的朝代,如秦、隋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詳細用例或相關文獻,可參考《中國革命史論》原文或權威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橫徵苛役》的意思
《橫徵苛役》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指以過分苛刻和不公正的方式征收和迫使人民勞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橫徵苛役》的部首是木(木字旁),拆分為“⺧”,并且它的總筆畫數為14。
來源與繁體字
《橫徵苛役》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史記》中,原文為“橫徵暴斂,不東征而西誅,西威猛服”,意為以過分暴力和壓迫的方式在人民中征收和迫使勞動。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橫徵苛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橫徵苛役》的寫法為「橫征曲役」。其中,“曲”是指勾曲的部分,表示某種彎曲或扭轉的意思。
例句
這個國家的稅收制度嚴重橫徵苛役,使人民承受了巨大的經濟壓力。
組詞
橫行霸道、征收稅款、苦役勞動
近義詞
橫徵暴斂、過度征稅、剝削壓迫
反義詞
合理征稅、公平對待、尊重勞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