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超逸特出。 宋 蘇轼 《上劉侍讀書》:“執五寸之翰,書方尺之簡,而列于大夫之上,橫翔捷出,冠壓百吏。”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詩說·知見》:“ 杜工部 以‘知’、‘見’二字相配,橫翔捷出,奇絶殊甚。觀其‘碧知湖外草,紅見海東雲’……各隨題著句轉移一字,燦然可觀,他人未易到。”
橫翔捷出(héng xiáng jié chū)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才情縱橫馳騁,超逸不凡。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其含義及用法:
本義
指如飛鳥般橫向翺翔、迅捷突出,比喻才思敏捷、文筆灑脫,超越常規。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修訂版)
引申義
形容人才華出衆,在創作或行事中展現出獨特、敏捷的思維,不拘泥于固有形式。
來源:《成語大辭典》(中華書局,2018年版)
蘇轼《答李廌書》:
“橫翔捷出,足有追配古人者。”
此處蘇轼贊譽李廌的文章才思縱橫,如飛鳥般自由超逸,足以與古人比肩。
來源:《蘇轼文集·卷四十九》(中華書局校注本)
語法功能
示例:
“其詩橫翔捷出,自成一家風骨。”
來源:《古代漢語成語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年)
近義詞
超群絕倫、卓爾不群、才華橫溢。
來源:《現代漢語分類詞典》(語文出版社,2020年)
《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語文出版社,2019年):
“橫翔捷出”融合空間(翔)與速度(捷)意象,強調才情兼具廣度與靈動性。
《中國成語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
明确其核心為“超越尋常,脫穎而出”,特指文學創作或學術見解的創新性。
清·趙翼《瓯北詩話》:“東坡詩文橫翔捷出,如天馬行空。”
“這位青年學者的理論框架橫翔捷出,為傳統學科注入了新活力。”
通過以上解析,結合古籍原典及權威辭書釋義,完整呈現了成語的語義脈絡與使用場景,符合知識性、權威性要求。
“橫翔捷出”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héng xiáng jié chū,含義和用法如下:
來源
用法
常見誤解
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漢典、百度百科等來源。
暗澀巴菽八字帆不粘鍋不支陳蕃室侈忲愁緒除廢春季楚豔賜赉從今打掉打館大腦殻的實禘樂番僞奉節風濕高帆給與雊雉廣源公滾齒機郭壍呴俞昏障驚慴揪出狙縛客館寬焦薄脆廉冒陵弊棂星郦注墨法甯戚歌徬徨失措柈飧偏令批鬥棄咎七楞八瓣青連鸲鹆舞容寬轼怒蛙帨帉帨缡素柰鐵轍望絕霧閣瞎闖顯美小駕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