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習俗。 漢 嚴忌 《哀時命》:“璋珪雜於甑窐兮, 隴廉 與 孟娵 同宮;舉世以為恆俗兮,固将愁苦而終窮。”《宋書·夷蠻傳·天竺迦毗黎國》:“練生瑩識,恆俗稱難。”
“恒俗”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2. 文獻引證
3. 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文研究或特定語境中,如曆史文化類文本。
總結
“恒俗”強調習俗的普遍性和穩定性,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具體指向。如需深入探究古代用法,可參考《哀時命》等文獻原文。
恒俗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一成不變的習俗或規矩。
恒俗的拆分部首為心和示,總共有12個筆畫。
恒俗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時候的漢字演變。在古代,人們遵循一定的傳統習俗和社會規矩,以此來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而恒俗這個詞就是形容這樣的習俗和規矩。
恒俗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恆俗。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恒俗在古時候的寫法為「恆俗」。
1. 這個地方的恒俗已經延續了幾百年,代代相傳。 2. 隨着現代化的發展,一些恒俗漸漸被取代。
恒久、俗氣、習俗
定型、慣例、規矩
變幻、新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