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恒品的意思、恒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恒品的解釋

亦作“恒品”。1.常類。 唐 張九齡 《賀禦制開元文字音義狀》:“臣等忝居近侍,再忭發蒙,捧戴之誠,實百恆品。” 唐 白居易 《臘日謝恩賜口蠟狀》:“感躍之誠,倍萬恒品。”

(2).常物。 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初集·公大将軍延師》:“至餚饌則番新出奇,總無恆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恒品”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其含義主要基于古代文獻中的使用語境。以下是綜合各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礎釋義

  1. 常類
    指常規的類别或等級,用于描述事物屬于普通、常見的範疇。例如唐代張九齡在奏章中提到「實百恒品」,即強調所獲恩賜遠超常規品級( )。

  2. 常物
    表示尋常的物品或事物。清代吳熾昌《客窗閑話》中「總無恒品」即指宴席菜肴新奇,非同尋常之物( )。


二、引證與用例

  1. 唐代文獻中的使用

    • 張九齡《賀禦制開元文字音義狀》以「恒品」對比皇帝的恩典,凸顯其珍貴性。
    • 白居易《臘日謝恩賜口蠟狀》中「倍萬恒品」表達感激程度遠超常規( )。
  2. 清代用例
    吳熾昌通過「無恒品」描述宴席的珍奇,反襯「恒品」指代日常物品()。


三、使用注意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唐代張九齡、白居易相關文集,或清代筆記小說中的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恒品

恒品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恒和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恒品這個詞的部首是心(xīn)部和口(kǒu)部。

恒字的筆畫數量是10畫,品字的筆畫數量是9畫。

來源

恒品這個詞來源于漢語,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個概念。

繁體

恒品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恆品」。

古時候漢字寫法

恒品這個詞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有些古代文獻中可能使用了不同的形式表達這個意思。

例句

1. 這家店專門經營恒品,質量一直保持穩定。

2. 他收藏着許多珍貴的恒品,每一樣都是無價之寶。

組詞

常年恒品、恒品展示、恒品質量、恒品保值

近義詞

常品、持久品、持續品

反義詞

短暫品、一次性品、臨時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