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橫草的意思、橫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橫草的解釋

(1).謂軍隊行于草野之中,使草倒伏。比喻功勞極為輕微。《漢書·終軍傳》:“ 軍 無橫草之功,得列宿衛,食祿五年。” 顔師古 注:“言行草中,使草偃卧,故雲橫草也。” 唐 李白 《書情贈蔡舍人雄》詩:“愧無橫草功,虛負雨露恩。” 宋 司馬光 《言郭昭選劄子》:“無橫草之勞,而數月之間,恩命相繼,是無功受賞也。” 王闿運 《振威将軍張君墓志銘》:“而 淮 軍坐食饋餉幾三十年,有累卵之危,無橫草之功。”

(2).指立功。 唐 韓愈 《答張徹》詩:“微誠慕橫草,瑣力摧撞筳。” 清 張家珍 《哭馬》詩:“可憐橫草後,不得裹屍歸。力盡猶追逸。功高幾潰圍。”

(3).雜草。《南史·儒林傳·何佟之》:“于時又有 遂安 令 劉澄 ,為性彌潔,在縣掃拂郭邑,路無橫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橫草”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結合古籍文獻及詩詞用例可詳細解析:

1.比喻功勞極為輕微

原指軍隊行軍時踏倒野草的小事,後引申為對自身功績的謙稱。

2.代指“立功”

在部分語境中,詞義發生轉化,反用其謙稱本意,表示建立功勳。

3.指雜草、散亂的草

此義項較為少見,多見于南北朝文獻。

“橫草”一詞的核心含義圍繞“微小功績”展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謙稱或引申義。其“雜草”含義使用較少,多見于特定曆史文本。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詩詞全篇,可參考《漢書》《南史》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橫草》的意思

《橫草》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埋頭苦幹、勤奮努力”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橫草》的部首是“艹”,由兩個筆畫構成。

來源

《橫草》一詞的出處可以追溯至中國古代文獻《孟子·梁惠王上》:“橫草之功,不可沒也。”意為通過埋頭苦幹、默默付出所取得的成績是無法被忽視的。

繁體

《橫草》的繁體字為「橫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橫草」的寫法可能存在一些變體形式,如「橫艸」。

例句

1. 他是一個橫草的青年,默默無聞地努力工作,最終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2. 這個團隊的精神就是橫草的精神,每個人都埋頭苦幹,共同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組詞

橫斷、草率、橫行、橫掃、橫向

近義詞

刻苦、勤奮、努力

反義詞

遊手好閑、懶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