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aighten the eyebrow and raise the eyes] 形容強橫不馴的樣子
莫大年呢,是天生的溫厚,橫眉立目耍刺兒玩花腔是不會的。——《老舍文集·趙子曰》
猶言橫眉努目。 魯迅 《故事新編·非攻》:“ 墨子 拍着紅銅的獸環,當當的敲了幾下,不料開門出來的卻是一個橫眉怒目的門丁。”
“橫眉怒目”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拼音為héng méi nù mù,字面意思是“眉毛橫豎、眼睛圓睜”,形容人憤怒時眉毛緊皺、雙目瞪視的兇狠表情。
二、詳細解釋
三、使用場景
四、出處
最早見于五代·何光遠《監戒錄》引用的詩句,後清代小說《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一回用其描寫人物神态,成為經典用例。
五、近義詞與反義詞
六、例句
補充說明
該成語含貶義,常用于批評态度蠻橫或情緒失控者,聯合式結構(橫眉+怒目),近代使用頻率較高。
橫眉怒目是一個形容詞詞組,形容一個人瞪大眼睛、深鎖眉頭,表達他極為憤怒、暴怒的樣子。橫眉指眉毛被皺起,斜向外展開;怒目指眼神充滿憤怒和威嚴。因此,橫眉怒目形容的人神情威嚴、憤怒而嚴肅。
《橫眉怒目》由兩個漢字組成:
橫(héng):由“木”和“井”兩個部首組成,總計5畫。
眉(méi):由“目”部作邊,表示與眼有關,總計9畫。
怒(nù):由“心”部作意,表示與心有關,總計9畫。
目(mù):由“目”作旁,表示與眼有關,總計5畫。
《橫眉怒目》的來源可以溯源于中國古代文化和文學作品。這個詞組出自《國語·晉語六》:“武章姬曰:‘唯而無恐,怒而無憂,橫眉’”。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組的寫法為「橫眉怒目」。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不同。早期的“橫”字形狀較為簡單,類似一豎線橫着劃過方框,表示水平、橫向的意思。古代的“怒”字則更加形象,寫成人物的上半身形态。眉字和目字在古代寫成的外形與現代稍有不同,古代的字形更為草書化。
1. 他聽到那個消息後,橫眉怒目地質問了我一番。
2. 當老師得知同學們作弊時,他橫眉怒目地斥責了他們。
3. 他的臉上挂着橫眉怒目的表情,看起來十分兇惡。
近義詞:兇相、威風凜凜
反義詞:和顔悅色、和藹可親
1. 橫躺
2. 眉眼傳情
3. 怒氣沖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