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國 魏 驸馬 何晏 儀容俊美,平日喜修飾,粉白不去手,行步顧影,人稱“傅粉 何郎 ”。後即以“何郎”稱喜歡修飾或面目姣好的青年男子。見《世說新語·容止》、《三國志·魏志·曹爽傳》 裴松之 注引《魏略》。 唐 宋璟 《梅花賦》:“儼如傅粉,是謂 何郎 。” 唐 許渾 《夏日戲題郭别駕東堂》詩:“猶恐 何郎 熱,冰生白玉盤。”
(2).借作驸馬的美稱。 唐 劉禹錫 《題于家公主舊宅》詩:“ 何郎 獨在無恩澤,不似當初傅粉時。”
(3).指 南朝 梁 詩人 何遜 。 何遜 青年時即以文學著稱,為當時名流所稱道。 唐 李商隱 《漫成》詩之三:“霧夕詠芙蕖, 何郎 得意初。” 宋 劉克莊 《沁園春·維揚作》詞:“甚都無人誦, 何郎 詩句,也無人報,書記平安。” 明 高啟 《梅花》詩之一:“自去 何郎 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4).借指才高的年輕男子。 明 葉憲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 何郎 俊才調淩雲, 謝女 豔容華濯露。”
“何郎”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以上解析綜合了曆史典故和文學作品中的用法,如需更完整的出處可查閱《世說新語》《三國志》及唐代詩詞選集。
《何郎》是一個以人名作為詞義的詞彙,指代古代神話中的英俊少年,通常具有美貌、聰明等優秀品質。
《何郎》的拆分部首為「亻」和「阝」,其中「亻」表示人,「阝」表示阜(山之字旁)。
《何郎》的總筆畫數為11畫。
《何郎》一詞源自于古代神話傳說,流傳至今都被用來形容年輕男子的美貌與才華。
繁體字的《何郎》為「何郞」。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何郎》可以以「何郞」來表達。
1. 那個少年真是位才華橫溢的何郎。
2. 這位演員集帥氣和才華于一身,簡直就是現實版的何郎。
組詞:何家、何氏、郎主、郎君
近義詞:美少年、英俊青年
反義詞:丑男、糟老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