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鶴性機警。語本《藝文類聚》卷九十引 晉 周處 《風土記》:“鳴鶴戒露,此鳥性警,至八月白露降,流於草上,滴滴有聲,因即高鳴相警,移徙所宿處。” 唐 王勃 《梓州郪縣兜率寺浮圖碑》:“宵汀鶴警,乘鼓吹而齊鳴;曉峽猿清,挾霜鐘而赴節。” 宋 朱敦儒 《鵲橋仙》詞:“曲終鶴警露華寒,笑濁世,饒伊做夢。”
“鶴警”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文獻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核心解釋
指鶴的機警特性,常被用來比喻警報。這一含義源自晉代周處《風土記》的記載:“鳴鶴戒露,此鳥性警,至八月白露降,流于草上,滴滴有聲,因即高鳴相警,移徙所宿處。”
文學引用
宋代朱敦儒在《鵲橋仙》中寫道:“曲終鶴警露華寒,笑濁世,饒伊做夢。”,此處以“鶴警”暗喻世事變幻需保持清醒。
部分資料(如查字典)提到“鶴警”可形容人的威嚴與警覺狀态,例如軍事指揮官或警察的莊重儀态。但此用法未見于早期文獻,可能是現代對典故的延伸解讀,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藝文類聚》《風土記》等古籍原文。
鶴警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含了部首鳥和言,并且由12個筆畫組成。
鶴:這個字的部首是鳥,共有11個筆畫。它表示一種高大優雅的鳥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象征。
警:這個字的部首是言,共有7個筆畫。它表示提醒、告誡或提醒人們提防危險的事情或情況。
鶴警的來源:鶴警是出自于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故事《誇父逐日》中的一個典故。故事中,誇父是一位偉大的神,他一直追趕太陽,希望能捉住它。而鶴警則是誇父追逐太陽的過程中,出現的一種警示的鳥類。在這個故事中,鶴警的鳴叫聲表明了太陽升起的方向,提醒誇父前進的方向。
鶴警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保持不變。
鶴警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可能會稍有不同,但整體的形狀和意義都是一緻的。
例句:
1. 夜裡的鶴警叫聲,提醒着人們注意安全。
2. 這個小孩子真是鶴警,總是告誡大家注意周圍的危險。
3. 那隻鶴警一鳴,太陽就重新升起了。
組詞:鶴鳴、警報、警示、鶴立、警惕、警戒、鶴舞、警覺。
近義詞:警告、提醒、警示。
反義詞:放任、失職、疏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