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合江樓的意思、合江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合江樓的解釋

古迹名。在今 廣東 惠陽縣 城外, 東江 西江 合流處。 宋 蘇轼 《遷居》詩引:“吾 紹聖 元年十月二日至 惠州 ,寓居 合江樓 。” 轼 另有《寓居合江樓》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合江樓是中國傳統建築名稱中具有地理特征與文化意涵的專有名詞。該名稱由"合""江""樓"三字構成,分别對應其核心屬性:

  1. 字義解析

    • "合"指江河交彙,《說文解字》釋為"合口也",引申為聚集、交彙之意。
    • "江"特指流經建築的主要水道,如《水經注》載"江水出蜀西南徼外",多用于長江及其支流稱謂。
    • "樓"在《營造法式》中被定義為"重屋曰樓",即多層建築形制,承載觀景、防禦、紀念等功能。
  2. 地理實體指向

    現存最著名的合江樓位于廣東省惠州市,地處東江與西枝江交彙處。據《惠州府志》記載,此樓始建于北宋,因"雙江合流,舟楫雲集"得名,曆代為官府驿館,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 文化意象延伸

    該建築在文學創作中具有特殊地位,蘇轼谪居惠州時曾作《寓居合江樓》,其中"海上蔥昽氣佳哉,二江合處朱樓開"成為描寫江景建築的經典詩句,載于《東坡全集》。

  4. 建築形制特征

    現存合江樓為2006年重建的明清官式風格,主體八層高48.77米,采用重檐十字脊屋頂,檐下鬥拱按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規制建造,體現傳統樓閣建築的力學美學。

網絡擴展解釋

合江樓是廣東省惠州市的一處重要曆史建築,其含義可從以下維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合江樓是位于惠州府城東北部的古迹,地處東江與西枝江交彙處,為廣東六大名樓之一,與廣州鎮海樓、肇慶閱江樓齊名。北宋紹聖元年(1094年),蘇轼被貶惠州時曾寓居于此,并創作《寓居合江樓》等詩篇。

二、曆史沿革

  1. 始建與鼎盛
    始建于北宋初年,原為三司行衙中的皇華館附屬建築,後成為惠州府城東城門(小東門)。蘇轼兩次在此居住共計14個月,使其聲名遠播。

  2. 損毀與重建
    民國初年因拆城被毀,2006年異址重建于東新橋東岸,現為清代官式風格建築,高48.77米,共9層,采用重檐攢尖頂造型。

三、建築特色

四、文化影響

作為蘇轼寓惠首居地,該樓承載着「二江合處朱樓開」的文學意象(出自蘇轼詩句),成為文人雅士憑吊懷古的重要載體。其重建不僅恢複了曆史景觀,更成為惠州文化地标,2019年遊客接待量突破50萬人次。

提示:若需了解蘇轼《寓居合江樓》全詩及注解,可查閱的詳細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拜見八奸簸動漕标朝夕不保秤提傳闆雌霓趣督村屠惡辣蜚觀佛發婦谒割減裹傷估舟寒室紅缸會自混磞減刻經折九臼具案涓選開目空包彈枯旱老爺爺牢子涼素留思驢駒媚美贍民典木堇内外孫凝霜怒蛙排調琴韻确鬭鵲岩人瑞閃跳食不充口壽陽公主刷鑤樞輔誦美宿飽鞺鞜通試椀器文憲屋宅先世西安事變跹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