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天的意思、號天的詳細解釋
號天的解釋
對天號泣。言極其悲痛。《莊子·則陽》:“至 齊 ,見辜人焉,推而強之,解朝服而幕之,號天而哭之,曰:‘子乎!子乎!天下有菑,子獨先離之。’” 唐 韓愈 《祭鄭夫人文》:“萬裡故鄉,幼孤在前,相顧不歸,泣血號天。” 宋 蘇轼 《祭石幼安文》:“攜手同歸,相視華颠,孰雲此來,拊膺號天。”
詞語分解
- 號的解釋 號 (號) à 名稱:國號。年號。字號。 指人除有名、字之外,另起的别稱:别號(如“李白,字太白,號號青蓮居士”)。 标志:記號。 排定的次序或等級:編號。號碼。 揚言,宣稱:號稱(a.名義上是;b.
- 天的解釋 天 ā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天空。天際。天罡(北鬥星)。天淵(上天和深淵,喻差别大)。天馬行空(喻氣勢豪放,不受拘束)。 在上面:天頭(書頁上面的空白)。 氣候:天氣。天冷。 季節,時節:冬天。 日,一
網絡擴展解釋
“號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對天痛哭或呼喊,表達極度的悲痛。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讀音:hào tiān(部分方言或古語中可能讀作háo tiān)。
- 詞性:動詞短語,由“號”(呼喊、哭叫)和“天”(天空,象征至高存在)組成。
- 含義:指人因極度悲痛而向天哭訴,常帶有絕望或哀恸的情感色彩。
二、古典文獻中的出處
- 《莊子·則陽》
記載了“號天而哭”的場景,描述見到受刑者屍體後解衣覆蓋、仰天痛哭的行為,表達對不公的悲憤。
- 唐代韓愈《祭鄭夫人文》
用“泣血號天”形容思鄉與親人離世的哀痛。
- 宋代蘇轼《祭石幼安文》
以“拊膺號天”表現對友人逝去的深切悼念。
三、用法與示例
- 文學表達:多用于詩詞、祭文等,強化情感張力。
例:“幼孤在前,相顧不歸,泣血號天。”(韓愈)。
- 現代延伸:偶見用于人名或代號(如“天岚”),但此用法較少且非主流。
四、相關辨析
- 近義詞:呼天搶地、悲恸欲絕。
- 反義詞:歡天喜地、喜笑顔開。
- 注意:與“號令天下”等短語中的“號”不同,此處“號”強調哭喊而非命令。
五、總結
“號天”是漢語中極具感染力的詞彙,通過向天哭訴的意象傳遞深刻悲痛,常見于古典文學。其情感強度使其在現代語境中仍被引用,但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號天的意思
號天是一個中國成語,意思是向天號叫、呼喊天地。用來形容悲傷、憤怒、不滿等強烈的情緒。
拆分部首和筆畫
號(一):部首口,總筆畫3畫。
天(一):部首大,總筆畫4畫。
來源
號天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思齊》這首古代詩歌中,又稱為《思齊頌》。由于《詩經》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詩歌總集,因此號天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的中國曆史。
繁體
號天(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號天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為「號天」。
例句
他傷心欲絕,號天哭泣。
組詞
號令、號角、天上、天地、號召
近義詞
呼天、天喊、悲呼
反義詞
安甯、平靜、歡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