嚎啕大哭的意思、嚎啕大哭的詳細解釋
嚎啕大哭的解釋
[cry one’s eyes out;wail] 大聲哭叫
他頹然地躺在安樂椅上,情不自禁地嚎啕大哭
詞語分解
- 嚎啕的解釋 .號啕。形容大聲哭。 元 楊顯之 《潇湘雨》第四折:“從今後忍氣吞聲,再不敢嚎咷痛哭。” 元 無名氏 《馮玉蘭》第三折:“好着我獨自嚎咷,這 * 恨何日纔消?”《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包龍圖公案斷歪烏
- 哭的解釋 哭 ū 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淚發聲:哭喊。哭泣。哭訴。哭腔。啼哭。長歌當哭。 ' 泣笑 筆畫數:; 部首:口;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嚎啕大哭”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含義:形容人因極度悲傷或痛苦而大聲哭喊,通常帶有情感宣洩的強烈色彩。
出處與用法
- 來源:最早見于《紅樓夢》第106回:“今日看他悲哀欲絕,心裡更加不忍,竟嚎啕大哭起來。”(另有部分文獻提及《易·同人》,但主流觀點以《紅樓夢》為典源)。
- 語法:偏正式結構,通常作謂語使用,如“他嚎啕大哭”。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號啕痛哭、抱頭痛哭。
- 反義詞:強忍淚水、默默抽泣(注:反義詞較少明确對應,多為情感克制的表達)。
使用場景
- 文學作品:常見于小說、戲劇中描寫角色遭遇重大打擊時的反應,如《苦菜花》第六章描寫花子撲在親人遺體上“嚎啕大哭”。
- 日常表達: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語境,口語中更常用“放聲大哭”等表達。
例句參考
- 《紅樓夢》第九八回:“寶玉一到,想起未病之先,來到這裡,今日屋在人亡,不禁嚎啕大哭。”
- 現代用法:“聽到噩耗,她再也控制不住情緒,當場嚎啕大哭。”
補充說明
- 發音:拼音為háo táo dà kū,注意“嚎”與“號”在成語中可通用,但“嚎啕”更強調哭喊的聲響。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文學作品中相關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嚎啕大哭》的意思
《嚎啕大哭》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極度悲痛或失意而放聲痛哭。通常用來形容人在面臨巨大打擊或失去親人、朋友等重要事物時,情緒難以控制而大聲痛哭。
拆分部首和筆畫
《嚎啕大哭》由四個漢字組成:
- 嚎:由“口”部首和9筆組成
- 啕:由“口”部首和10筆組成
- 大:由“大”部首和3筆組成
- 哭:由“口”部首和10筆組成
來源
《嚎啕大哭》出自明代戲曲作家湯顯祖的《牡丹亭》這部著名戲劇中。這部戲劇通過描述主人公李世民與柳氏之間的愛情糾纏,展現了柳氏為愛而放聲痛哭的場景,從而使得這個成語逐漸流傳開來。
繁體
《嚎啕大哭》的繁體寫法是「號搪大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嚎啕大哭》的古時候寫法如下:
- 嚎:吅(青) + 兀(兀)
- 啕:旬(旬) + 吅(青) + 兀(兀)
- 大:一(一) + 人(人)
- 哭:蔔(乙) + 口(口) + 兄(兒)
例句
他在聽到親人去世的消息後,情緒激動地嚎啕大哭。
組詞
- 嚎哭、大嚎、哀嚎、啼哭
近義詞
號哭、痛哭、放聲大哭
反義詞
歡笑、哭笑不得、喜極而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