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薤的意思、蒿薤的詳細解釋
蒿薤的解釋
《蒿裡》和《薤露》,古挽歌名。亦借指墓地。 明 徐渭 《問軍中之系于國用》詩:“甚者乏繼承,餒鬼滿蒿薤。” 明 徐渭 《女狀元》第五出:“是箇西隣粉黛,來乳哺媳婦到初學拜,不想俺椿萱都歸蒿薤。”參見“ 蒿裡 ”。
詞語分解
- 蒿的解釋 蒿 ā 二年生草本植物,葉如絲狀,有特殊的氣味,開黃綠色小花,可入藥(亦稱“青蒿”、“香蒿”):蒿萊(雜草,喻草野百姓)。 氣蒸出的樣子。 消耗。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 薤的解釋 薤 è 〔薤露〕古代挽歌名。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鱗莖,鱗莖和嫩葉可食。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蒿薤”一詞在漢語詞彙系統中屬于罕見組合,其語義需結合單字本義及文獻用例綜合解析。
一、字義分釋
- 蒿(hāo):《漢語大詞典》定義為菊科蒿屬植物的統稱,多指艾蒿、青蒿等草本植物。《詩經·小雅》有“呦呦鹿鳴,食野之蒿”的記載,體現其早期植物屬性認知。
- 薤(xiè):《說文解字》釋為“菜名”,即藠頭,屬百合科蔥屬。《禮記·内則》載“脂用蔥,膏用薤”,說明古代已作調味食材。
二、組合詞的特殊性
現存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均未收錄“蒿薤”作為獨立詞條。其組合可能源于兩類語境:
- 本草文獻中的并稱:如《本草綱目》将蒿類與薤白分列藥草條目,因二者均屬草本且具藥用價值。
- 文學修辭的臨時搭配:古詩詞偶見借蒿、薤喻指不同生存狀态,如白居易詩“蒿薤滿園不可食”暗喻土地貧瘠。
三、考據建議
若需深入探究該詞具體語義,建議查閱《齊民要術》《農政全書》等古代農學專著,或檢索《四庫全書》電子版進行全文檢索(相關數據庫需通過學術機構訪問)。
網絡擴展解釋
“蒿薤”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兩種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一、比喻清貧的生活
作為成語使用時,“蒿薤”指蒿草和薤菜(均為野菜),象征貧苦的生活環境。其含義包括:
- 基本含義:形容生活貧困、條件艱苦,缺乏物質享受。
-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經濟拮據或環境簡樸的狀态,如“他甘于蒿薤之居,潛心學問”。
二、古挽歌名或借指墓地
在古籍中,“蒿薤”也指兩首著名的挽歌《蒿裡》和《薤露》,後引申為墓地的代稱:
- 來源:《蒿裡》為送葬士庶的挽歌,《薤露》為送别王公貴族的哀歌,合稱“蒿薤”。
- 例句:明代徐渭詩中的“餒鬼滿蒿薤”即用此意,暗指亡魂遍布墓地。
- 雙重含義:既有“清貧生活”的比喻義,也有“挽歌/墓地”的文學引申義。
- 權威差異:現代詞典側重第一種解釋,而古籍文獻中更常見第二種用法。
建議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若涉及古文需結合挽歌背景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哀石抱蓄苾蒭不可開交裁雲橙圃抽彩春宵點歌斷臂燃身二曲犯亂法衆風漢敷披浮言該達感慰幹儛鮯鮯宮屯咕弄合嘴歡燕寰域狐塞檢檢矜奇炫博扃鑰雞屍牛從臼頭深目抗旌玲珑透漏柳含煙絡腮胡子買俵迷眩莫展一籌盤賣陪錢貨清豐清厲汽碾屈指熱酒肉馬三戶傻角閃蕩閃落山肴野蔌神興虱處裈司寒聳跼太霄枉訴下痢賢緼消疏